天天基金云水长和
距6月2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已过去数周,目前已有券商开始与公募基金联系获取指数基金券源。在出借方式上,指数基金倾向于一揽子出借券源。业内人士预计,指数基金的转融券规模有望在一年内达到千亿规模,投资者、券商、公募基金将实现多方共赢。
券商联系券源多方共赢
“目前一些大的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参加证金公司和交易所的转融通系统联测。一些规模较大的指数基金我们首先要去对接好,譬如华夏的指数基金约有1300多亿元规模,南方的指数基金也有900多亿元规模,券源十分充足。”某券商信用业务负责人李强(化名)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的规模达6836.41亿元,指数增强型股票基金的规模达836.32亿元,合计规模达到7672.72亿元。不过,截至7月11日,两市转融券余额仅18.83亿元。与转融券规模较小相对应的是,两市融券规模远小于融资规模,截至7月11日,两市融资余额9045.66亿元,融券余额仅94.07亿元。
李强认为,市场对转融券需求很大,未来指数基金的转融券规模有望在一年内达到千亿规模,这意味着转融券规模有望迎来50倍以上的扩容。
转融券市场的做大也得到指数基金的支持。某大型指数公司被动投资负责人指出,指数基金、ETF出借股票的意愿比较高。这些基金规模大,被动型产品较主动型产品调仓的频率低,出借股票更方便,出借的意愿也更高。
记者了解到,在转融通出借券源过程中,指数基金更倾向于将指数成分股一揽子出借,而非个别出借。
“大部分基金公司不希望券商从指数成分股中随便去抓去挑,而是更倾向于提供一揽子成分股给券商,后续如何使用由券商自行决定,只要按时把券还上即可。”李强说。
从券商自身角度看,李强表示:“具体是一揽子接入指数基金成分股,还是部分成分股,取决于客户的策略和需求。比如,看客户是做个股的T+0对冲,还是做整个指数的T+0对冲。券商会按照客户的需求去跟指数基金公司去申请和沟通。”北京某公募人士则表示,一揽子出借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更为便利,尤其在初期可能成为首选。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封闭期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也能够参与转融通出借券源,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取决于基金的投资风格和出借意愿。天相投顾投资研究中心负责人贾志表示,长线投资的、长期持仓的个券适合出借。封闭基金虽然没有流动性压力,但也不一定是长期投资,所以是否出借取决于基金的投资风格。不过出借券源带来的收入是锦上添花,并不会成为基金的主要收入。(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指数基金发展空间广阔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20周岁生日。20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始终秉承信托精神,不断改革发展创新,在鲜明的制度优势背景下,开展专业、规范的运作,推动投资者理财观念的转变,提升资产管理行业的制度水准。回望整个大资管行业,公募基金是最具代表性的资产管理业态,是信托关系落实最充分的资产管理行业,是投资者权益保护最为充分的大众理财行业。
秉承“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理念,公募基金的核心价值是建立在信托信任的基础上,履行谨慎勤勉职责、践行普惠金融使命。但由于过去A股基础市场波动性大、熊长牛短等,在权益类公募基金领域建立广泛的群众信任基础并非易事。
目前在主动管理权益基金领域,仅有少数基金公司及产品非常成功地建立了投资者信任,产品开放募集时投资者蜂拥而至。就这一现象进行归因,投资者并非简单地在为优秀的历史业绩买单,而是在为这些产品未来可持续的优秀预期业绩买单。优秀的历史业绩可以被完美地解释成基金管理人长期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并在该理念下积累出能力圈,叠加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团队传承机制,投资者可以做线性推演——这些产品未来在中长期内会持续保持优异。
相比在主动权益领域投入精力、培养专业能力精挑细选,在指数基金领域建立投资者信任的门槛更低且绝对担负得起信任的力量。因为这份信任在理论上可依托于严谨的数学证明,又有美国指数基金发展的成功故事可借鉴。
指数化投资缘起于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从长期趋势来看,没有人能够持续战胜市场。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长期,一个是持续。这句通俗的话背后屹立着两个堪称经典的数学理论证明:1952年,马科维茨(Markowitz)的均值方差理论告诉我们,增加股票数量可以使收益率不变,但是非系统性风险会下降,所以要分散投资;1964年,当代金融学的基石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推论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最优组合一定是市场组合(指数)和无风险资产的某个配比,至于每个人的配比差异则取决于风险偏好的差异。基于此背景,世界上第一款指数型基金产品,于1976年由先锋领航集团(TheVanguardGroup)发行。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曾说过:InMathWeTrust(我们的信任是建立在数学证明上的),在技术领域,区块链让陌生人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是建立在密码学上的,因此牢靠。同理,指数基金管理人和客户之间的业绩信任,也是由投资组合理论的数学证明来保障的。
美国指数基金领域过去40多年的发展,恰恰从实践层面证明了其价值之卓著,发展空间之广阔。根据先锋领航集团的统计,截至2017年,美国指数基金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全市场基金规模的35%。仅仅在最近10多年间(2005-2017年),美国权益类指数基金的规模就从5480亿美元增长到2.74万亿美元,翻了5倍。指数基金在美国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美国基础市场的长期发展,股市给力到足以建立起国民信仰。而指数基金成本低、高度透明、投资分散,能长期跑赢很大一部分主动基金,是非常好的分享资本市场投资红利的工具。此外,美国的养老金制度也为指数基金产品创造了巨大的投资者配置需求。
对比而言,中国的指数基金发展仍在初期,但增长势头良好。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在过去五个季度中,指数基金工具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在全市场公募基金中的市场占比也稳定提升。截至2018年年底,国内指数基金的市场份额已超过全市场公募基金(非货币)的14%,不过相比于美国指数基金36%的市场占比,当前国内指数基金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展望未来,中国指数基金发展空间广阔。首先,从基础市场投资环境来看,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指数基金将面临更好的投资环境、迎来更加长足的发展,并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其次,从需求端来看,监管积极推进完善养老金制度、引导长期配置资金入市,指数基金的投资和配置需求迫切。最后,从供给端来看,指数基金投资跟踪标的还有研究、优化和完善的空间,公募基金应在指数化投资领域加强专业研究、创新求进,拓宽投资范围、优化投资策略,更好地服务和匹配投资者需求,做大做强指数基金业务,反哺实体经济。
值此指数基金阔步向前之际,天弘基金顺应市场需求,推出了指数基金工具书。书中专业详尽地阐述了指数基金的工具价值,梳理了各种类型投资者在指数基金上的投资实践经验,提炼了指数基金从入门到高阶投资的方法论,展望了指数基金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结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框架系统的工具书,还能很好地兼顾专业性、可读性和实用性,相信小白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基金从业者等均能从书中获益。(中国财经)
(云水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