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这句话用来形容白云区第三产业的现状白云电气,并不为过。2016年,白云区第三产业占比达到白云电气了77.5%,今年上半年占比达79.2%。这一比例高于广州全市的水平(69.56%)。然而,在第三产业中,含金量最高的现代服务业,白云区占比很小,今年第一季度占比还不到10%。而广州市的现代服务业占比已经将近40%。
今年,广州市提出了“3个70%”的目标,即服务业增加值要占到GDP比重的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要占到服务业增加值的7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要占到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的70%。其中前两个70%与第三产业息息相关。
在白云区,第三产业看上去很好的比例,实际掩盖了发展的真实图景。“强二优三”中,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而言,既要保持三产较高的比例,又要对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其中的现代服务业,无疑就是突围的重中之重。
第三产业高占比背后的低端“潜伏”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白云区第一、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仅有13.29亿元、152.74亿元,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高达631.57亿元,增长8.2%。根据估算,今年上半年三大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1.7:19.1:79.2。作为白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3%,拉动全区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
以去年为例,白云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为24.3%、17.1%,接着便是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占比分别是10.8%、2.5%、0.2%和23.3%。可以看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比较大,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营利性服务业等,虽然增速较快,但占比整体偏低。
区发改局统计分析指出,就占比相对较高的交通运输业来讲,除却航空运输业外,剩下的基本上属于低端的物流运输业。第三产业中另一重头——批发和零售业,规上企业少,多为规下企业,经济收益较少、管理比较难。
这样的产业形态并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白云区成为中小微企业、批零业、物流业的投资洼地,随之迅速扩张的是低端散乱的工业厂房和仓储出租,各类批发市场云集。而与广州重要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大型商业、办公楼宇、金融配套等严重滞后。
以石门街为例
这一区域的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近千家,规模以上物流企业仅十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屈指可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则相当低。随着市场规律发展起来的石门物流业,由于整体发展粗放,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益较低。这一现象让行业内人士都只能自嘲白云电气:“只耗能不产出、只旺丁不旺财。”
图为石门街西城黄金围货运站场装卸工系好高空作业安全带进行装卸货。(资料图片)杨凯 摄
事实上,在石井、白云湖、江高地区,物流业发展大同小异。而且,上述窘境不只存在于物流行业,三产中同样“旺丁不旺财”的还有批零业。如白云区的化妆品批零,批发企业超过3000家,但从事化妆品产业的企业一般都呈零散状态分布,目前区内仍缺乏具备一定规模、功能布局完备、基础设施齐全,具备研发和展示功能的化妆品产业园区,导致这一产业虽在区域内具有集聚雏形,但未能在空间上形成集聚区或产业带,产业的集聚优势并未彰显。
“多条腿走路”以实现“优三”目标
如何走出第三产业“旺丁不旺财”的窘境,实现“优三”的目标白云电气?
如今白云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迭代发展之路上,白云区选择了“多条腿”走路——从自身转型升级,到大型制造业带动发展(“强二”带动“优三”),再到培育辖区内现代服务业的“空白”产业,力图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正在发生的“蝶变”
实际上,白云区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已经拥有了众多天然的发展基因,如临空服务业、铁路经济、总部经济,目前在白云区已初具雏形。
近日,随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飞行区工程的竣工验收,这个国内建筑面积最大、占地面积最大、基地机位数量最多、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商务航空服务基地也将扬帆起航,为白云航空服务业“加码”。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商务航空服务基地(FBO)飞行区工程。
从九元航空落户,到东航广东分公司成立,从中央海航酒店广场到南航总部大厦项目,白云区在囊括航空运营、航空配套产业在内的航空服务业方面,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正在形成南部白云新城航空总部、北部机场南临空产业区“1+1>2”的发展格局。
图为位于白云新城的南航总部大楼(中)。(资料图片)
与临空服务业一样备受关注的,还有铁路经济。以铁路带动高端物流的大发展,成为白云由传统朝着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又一方向。2016年,广物控股集团与白云湖街等单位共同发起建设的广东国际铁路产业经济区项目,目前已相继发出中欧班列、南亚班列等跨国班列,走出了白云发展铁路经济的新路子。随着从大朗开出的跨国班列越来越多,广东国际铁路产业经济区也将顺理成章地成为欧洲、南亚、中亚等地区优质货物的集聚贸易中心,实现铁路集装箱货运物品的集聚、交易和中转。
图为大朗货运站。
对此,白云湖街相关负责人亦表示,未来该产业园区不但将作为国内国外货物的集散中心,同时也将成为商品的交易中心,让商品不再只是“过路”,而是能真正在这里产生经济效益,为白云区带来税收,甚至进一步带动区域的产业繁荣、商业兴旺。
除了铁路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总部经济也在我区逐渐兴起,白云新城便是其中代表。目前,白云新城核心以万达广场、绿地中心、凯德广场、5号停机坪广场等为主的商圈发展日趋成熟,周边高端写字楼林立,吸引了一众总部企业集聚发展。
远观白云新城,包括太安堂-康爱多医药电商中心、建华建材总部大楼、中航油总部基地、广州娇兰佳人化妆品连锁有限公司总部、韩后化妆品有限公司总部等项目已相继推进,而这些高端商业与行业巨头将实现“共振效应”,拉动白云新城经济加速跑。
今年8月,建华建材项目现场已经开始土方的开挖。杨凯 摄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目前还积极填补现代服务业“空白”产业,如创意产业、金融业,抓住投资风口乘势发展。如早在2015年,鹤龙街就编制了“十三五”规划,将着力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汽车展贸集聚区、法律服务集聚区、生物医药集聚区,其中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正是未来广州设计之都所在地。
白云区在金融产业上亦积极布局。今年6月,广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的子基金——广州顺泽茗辉投资中心在我区注册,1亿元的私募基金将落户白云,对白云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将有更多关注;8月25日,白云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广州金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广州市白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基金)的股东协议与公司章程,标志着白云基金进入了最后的筹备阶段,待工商登记完成后,该基金将正式挂牌成立,在产业发展、土地储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强二”拉动“优三”
白云区服务业的突围,除了自身转型发展之外,还在谋求与制造业的共生共荣,通过“强二”拉动“优三”。
“所谓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即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如金融、税务、信息咨询服务等,这些都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区投资促进办主任严明昆解释。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共荣,也诠释了区委、区政府提出“强二优三”策略的必然性:这一产业本身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所以只有把大环境搞好了,引进高端的制造行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自然而然也就会过来了。”严明昆表示。
对于上述说法,新落户白云新城、一家咨询服务的企业老总深以为然,“这也是我们之前不考虑来白云的原因。一方面具备入驻条件、环境优良的商圈比较缺乏,另一方面,需要咨询服务的上游企业本身并不是很多,导致咨询业在白云并没有成规模地发展。企业自然会选择行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这样在招聘人才、信息资源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而当下的白云新城,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希望。”
近期,华为将和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小伙伴”结伴入驻白云的消息,成为“强二”拉动“优三”的有力佐证。据了解,华为将充分发挥其在云服务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拉”来了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我区,为我区企业提供集约式高效云服务,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选择落户白云。
如其中的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领先的创新型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商,该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在10 余个重要行业服务超过1000 家国内外客户,其中世界500 强企业客户超过90 家,华为就是其中之一。像这种具备端到端“软件+服务”综合业务能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将为我区信息产业发展带来超前的风向标及动力源。
纵览广州,大型制造业拉动现代服务业高歌猛进的事例并非孤例。无独有偶,增城将依托富士康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推进上下游产业链招商,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亦不乏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信息化是“优三”重要的催化剂
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印发了《广州服务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其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将分别达到800亿元、7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3万亿元。体量庞大的经济数值背后,反映的是信息化带来的对第三产业的惊人“催化”作用。
对此,区委书记赵军明指出,现代服务业主要瞄准转结构,转结构的关键是信息产业。具体来看,目前信息产业主要分两类,第一是信息产业化,就是大力发展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产业;第二是产业信息化,就是用信息化手段、措施提升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我们的‘强二优三’战略,就是从这个角度来推动产业的改造提升,使白云产业的发展质量更好、结构更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
那么,白云是否具备这样的基础,促使信息化与传统产业深度结合,产生“化学剧变”呢?答案是肯定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批传统的优势产业早已站到改革转型的风口,走上一条传统产业信息化道路。位于江高神山工业园的欧派家居生产车间,每天都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套整体橱柜订单。每天的订单要产生几万个数据,然而,这在欧派家居的生产空间里很容易就完成生产,因为这里所有的工序都由自动化生产设备控制,精确严密,有条不紊。
欧派家居是国内家居产业毋庸置疑的龙头。
而发迹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间普通打铁铺的白云电器,大胆尝试机械化生产,迎来企业发展质的飞跃,如今其电气设备产品走遍全球各个角落。如今,白云电器积极利用自身数据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公司利用信息化设计平台,建立和持续完善了公司产品的三维结构标准化数据库,为公司实践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及大规模定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白云电器是土生土长的白云企业,是民科园装备制造龙头企业,2016年获得了市长质量奖。
总体来看,产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已然成为当前白云区产业升级的具体方向。此次华为进驻白云区,将协助白云区建设“三中心一平台”(云计算数据中心、云产业运营中心、创新展示中心、云产业发展平台),还将带动上下游信息产业集聚,引发白云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样一来,除了为区内现有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使之走向信息化,还将引领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接下来,白云区将重点谋划包括黄金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园,还有和龙科技创新谷等八大产业园区,它们将区别于传统的产业园区,营造出包括政府服务、市场成本、自然生态等要素在内的良好发展环境,有利于重点产业的引进与加速发展,最重要的是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最终的指向,便是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八大产业园区之一,黄金围产业园效果图。石门街供图。
文|史阳
图|石建华 杨凯
排版|欢欢
(本文由“白云时事”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