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19:0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姚群 石怡鋒 陳瀟奕
2018年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变革開放這場偉大的變革,發軔於廣袤農村大地,植根於廣大父老鄉親。金融是經濟的血液。作為变革開放後第一批恢復建制的國有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與变革開放同行,在這場偉大變革中,用金融之水澆灌綠色沃野。新時期的戰鼓已經擂響,破解發展不充分不平衡難題,需求金融部門為人們的美好日子供给更大的支撑。雄關漫道從頭越,農行人不忘初心,鏗鏘前行。
農行浙江省分行多措並舉,積極树立普惠金融場景,為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供给農行的解決计划,切實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進一步进步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增強一切市場主體和廣大公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
供給变革拓宽新服務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圍繞“產業興旺”,農行浙江省分行不斷深化農村現代產業體系金融服務,從提質和增量兩方面著手,積極爭取信貸方针和信貸規模,加大信貸投进力度,為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帶動鄉村全面振興供给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在紮實推進服務鄉村振興作业的實踐中,農行浙江省分行深化洞悉農民群體,厘清當地發展建設脈絡,以創新的業務方法、多元化的金融產品,為鄉村振興發展註入生机。響應“綠水青山便是金山銀山”的號召,農行浙江省分行於2014年創新“美麗鄉村貸”,可由鎮、村建設主體直接承貸,單戶最高3000萬元,以中期流動資金貸款的方式,有用解決瞭“美麗鄉村”建設資金需求短、小、頻、急的問題,支撑瞭一大批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農房改造、農村日子污水管理、環境会集整治、古村落保護等項目建設,到现在,已發放貸款216億元,覆蓋全省259個鄉鎮、村莊3493個,获益農戶185.22萬戶,成為金融支撑“美麗鄉村”建設的中堅力气。
鄉村金融管理新命題
在鄉村管理中,金融怎么發揮本身效果?農行浙江省分行首創農村金融“六自治”服務形式,依托村兩委,把農民守信、勤勞等品质變為可融資的資本,經審批在村裡就能够自助貸到款,隨借隨還。
2012年,一項被稱作“農村金融自治”的新嘗試在永康農村首先探路,打開瞭浙江省金融自治村的版面格式。通過金融自治,農民貸款不必煞费苦心找“行長”,而是隻要找村主任;能否貸款,先由村兩委商议公示,銀行也少瞭挨傢挨戶瞭解貸款情況的麻煩,讓普惠金融最大的服務群體——農民,獲得瞭快捷、實惠的基礎金融服務。
现在,這場從永康發軔的試點形式已經越發老练,“農村金融自治”已經成為浙江特征的乡民自治新內容,村內貸款均匀利率在基準利率上下,一年能為農戶節省利息支出近1.81億元。现在已在全省树立3040個金融自治村,發放貸款139億元,惠及農戶6.5萬餘戶。
農行浙江省分行還與省委組織部聯合下文,連續五年共下派1411名農行骨幹到鄉鎮掛職,專職擔任鄉鎮長助理,分担金融作业,不僅送金融服務下鄉,更在幫忙項目融資、招商引資、拆遷改造、環境管理、抓基層黨建等方面發揮瞭重要效果,成為深受當地倚重的“三農”服務力气。
數字驅動農金新未來
農行浙江省分行在全國首先探究以“惠農e貸”為中心的農村金融互聯網平臺建設,依托農民生產、供銷、信誉的大數據,可線上24小時為農民供给小額信誉貸款。
“惠農e貸”是依托互聯網信誉數據庫,由農行浙江省分行推出的互聯網純信誉貸款。農民通過微信端、惠農通機具端就能够在線申請貸款,隨借隨還,最快5分鐘能够拿到貸款。到9月末,農行浙江省分行“惠農e貸”客戶達11萬戶,貸款餘額185億元。
在浙江農村,農行互聯網科技的力气已經產生瞭不小影響。引进互聯網的開放思維,農行以“惠農通”為基礎,積極探究農村金融互聯網建設,構建農村生產、流转、消費、金融等需求場景。
農行浙江省分行依托全國農行的公私客戶資源,為浙江本乡產品打造瞭基於“農銀e管傢”的專屬供應商銷售平臺,成為農產品供應商入駐的“微商城”。现在,在全省已有1.6萬戶農貿經營戶完结“農銀e管傢”線上遷移,下遊商戶足不出戶就能夠享用下單、付款、收貨的一條龍服務,解決瞭農產品供銷脫節問題。通過互聯網積累農民產、供、銷數據,批量化、標準化、規模化供给金融服務,有用改變瞭農戶數據信息碎片化的現狀,进步瞭惠農服務的廣度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