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涨停板 正文

连续涨停板计算器(连续涨停板计算公式)

wx头像 wx 2022-04-13 09:30:54 6
...

继续上干货今天讲其中一个连续涨停板计算器,这几年很流行,市场也很认可,很容易产生赚钱效应的逻辑模式:计算器模式。

近几年,计算器成了市场上的一个流行词。

从17年方大炭素的超级走势,到19年猪肉、浙江龙盛、etc等。这种既有容量又有爆发力的赚钱效应,催生出了一种模式。尤其是今年,计算器票常常和短线炒作融合在一起,走出大量高爆发力的票,最典型的就是今年的各路疫情票。

今天来和大家详细聊聊玩计算器票的总体框架。

一、什么是计算器票

所谓计算器票,就是基于一些基本面上的变化(比如最简单直接的,产品涨价),根据公司的产能或预期销量,去计算公司可预见短期一段时间里的爆炸性业绩预期。

二、计算器票为什么有效

必须先明确一点:计算器并不意味着一个公司一定能达到某个利润,涨到某个目标市值。

实际上,大部分计算器票不符合正统的估值体系,因为正统估值看重的是持续性的盈利,而计算机票很多是阶段性一次性的收益。甚至,它们中的大部分不会真正落地。

那为什么能炒起来连续涨停板计算器?这是在赚什么钱?

首先,计算器是一种空间定性。它的作用是给大家一个共同的锚,其实跟做超短时,我们预判这里会有一个7板龙头类似。

计算器,核心是一种基本面辨识度,这些票的预期往往是爆发的,而且计算器逻辑是简单粗暴的(说白了,是简单的乘法),越简单,越容易科普的东西,越容易形成合力。只要能支撑炒完一波,不管之后的洪水滔天。

三、摁计算器的框架和步骤

开始之前,大家可能觉得所谓“基本面研究”很难,很专业,但我想说,不需要有这样的心理负担。

因为本质上,这和做小生意没两样,整个过程,最依靠的是常识。计算器算的无非是,卖什么,能卖多少,卖多少钱,成本是多少,简单乘起来,就是赚的钱。

我列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按照以下流程走,只是一个将各个要素找到,拼出一幅图的游戏。

当然,里面会有一些细节或者技巧,但由于本文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所以今天主要是讲大体的思路。一些需要详细补充的,在日后的系列中会继续。

最首先,要确定的是逻辑的大小,这是一个初步筛选,决定了是不是要继续往下走。

1.确定逻辑相关性:

一个东西要炒起来,一定是发生了某些变化。而第一步,是确定这个变化,是不是能和某一个具体的产品发生关系。

这是摁计算器的前提,计算器最后是要落地到预期业绩上的,如果一个逻辑,都无法对应到某个具体产品上,那基本上是不用看了。

比较常见的有效逻辑:

政策:比如,规定到19年年底,etc覆盖率80%以上,那么ETC相应的产品一定会在这个时间内出现很大的需求。

突发事件(影响供给、需求、价格):比如,化工厂爆炸,影响某个产品的供给,进而影响到价格;比如,疫情爆发,口罩需求上升。

开拓新产品/产能释放:公司要卖一个新产品或某个产品

它们是一些线头,作用是提醒你值得继续往下看。通过这种有效逻辑的归类,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在你看到一个催化、或是看到一个新逻辑时,反应出这是你该继续往下看的。

2.确定逻辑弹性:

概念股和计算器投机股的区别,就在于概念股只是止步于“相关性”,实质题材有可以落地的弹性。

比如,管理层出了一个政策:要加强环保力度。那么一大堆环保公司异动涨停。但是,你去具体算怎么利好环保公司,你是算不出来的。所以,这叫相关性,单纯的炒概念。

比如,供给侧改革,关停了大量小型化工企业,那么一旦这个政策落地,就意味着,这个化工品种产量变少了,如果需求没有减少。那么这个化工品就一定会涨价,这就是利好落地了,可以具体算某个龙头化工企业业绩增加多少了。

这就是概念股和计算器投机股的逻辑差别。

以上说的是大致,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分析一个消息能否真正反应到业绩上呢?

首先是需求弹性。

市场空间是否够大?也就是一个事件能带来多大的增量蛋糕,如果从这一步开始,就发现市场空间非常小,就基本可以证伪了。

一些大的行业,可以搜索到现成的行业数据或机构的测算。如果没有,就需要自己寻找公开的数据,通过一些假设来粗算空间。注意,这个估算,并不需要百分百准确,重要的是给定性空间。(注意,这种计算不要钻牛角尖,大概正确就行。)

举个例子:

(1)ETC

政策要求:2019年年底,各省市汽车ETC安装率达到80%以上。19年5月份,全国存量ETC用户0.77亿,全国有汽车共2.4亿辆。

那么2.4亿*80%=1.92亿,减去以前有的0.77亿,也就是说,19年底前有1.15亿台etc要落地。接着,根据资料可知,etc75元一台,那么可以知道:86亿的市场空间将会在19年底释放出来。

再看一个失败的:

(2)威尔药业-疫苗佐剂

由于疫苗未来预计会爆炸性需求,所以疫苗产业链的每一个产品的需求都会爆发。所以大家就在各种找疫苗环节里的各个配件当计算器股。

其中,有一个逻辑:威尔药业生产的疫苗添加剂叫做吐温80。

每个疫苗里必须要添加这个这个添加剂,表面一看,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牛逼?情绪上到位了,但实质呢?我们刚刚说了,计算器票的第一步,是计算增量空间到底有多少。

而这个题目里,重要的是添加量,最后找到一瓶疫苗添加50微克吐温80。

一只50微克就是0.00005 克,假设全球70亿瓶疫苗都添加,也就是整个需求量在350公斤。按进口吐温80的价格17000元/kg,全球疫苗加起来对这个产品的需求弹性,仅仅600万元。到这里,这个逻辑就已经被证伪了。

所以,这个票虽然也涨了一大波,但是你心里要明白,它是纯炒情绪,而非能落地的计算器票。

赛道越大,这个估算越可以粗线条一些。比如电子烟,中国万亿的烟草市场,如果电子烟替代10%的传统烟草,就是1000亿以上的空间。

其次是供给情况。

确定一个逻辑是否有弹性,供给情况是不能忽视的。

第一是行业的总供给。如果一个产品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那么这个逻辑是平庸的,因为这个变化在原有的供求关系中就能消化掉。

第二是行业竞争格局。这决定了,同样的增量蛋糕,要怎么分。很简单的道理,行业垄断者一定优于寡头体系,并好于分散化的低门槛竞争。

一个极端的例子:疫苗景气度高吧?每瓶疫苗要加水吧?但水到处都有,即使水有要求,也绝对不是好的炒作标的。

那么好的呢?还拿ETC举例:

2018年金溢科技、万集科技、聚利科技占ETC市场份额81%,其中金溢科技占40%。这个格局就很明确了,就是几个大哥在分蛋糕吃。

3.确定对应标的,核心是逻辑对于个股的弹性

经过上面这么多步骤,还不够。你还要确定,这个受益逻辑,对于个股本身来说弹性够不够大。

首先一个关键问题是产能。产能对于涨价题材,尤其是需求足够大的行业来说,是一个核心变量。假设需求足够大,且竞争格局ok,那么,可以假设生产多少销售多少。

也就是说,能生产越多,赚得就越多。所以到了这一步,你需要将生产这个产品的所有公司拿出来看,现在产能有多少、以及有没有近期的投产计划。

除了绝对产能,还要从市值的角度看弹性,以及对应产能下,对原有业绩的贡献程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口罩高景气,熔喷布供不应求,而最上游的材料是pp(聚丙烯),然后一看,产能最大的是中石化。有钱赚吗,有。但对于一个5000亿,年600亿利润的公司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有两个指标可以参考下:

产能市值比,产能/市值

下一步计算出对应利润后,跟去年的业绩比一比,是不是爆发增长。如果不是,就不能说发生了大变化。

4.最后一步,计算估值

实际上,走到这一步,反而是最简单的了,也就是简单的乘法,这也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一步。

通过量价计算一年的利润,对于涨价题材,也就是(售价-成本)*年产能。

对于其他,以估算的销量计算,这个销量有时候也可以用市占率代替。比如金溢科技,40%市占率*86亿空间,即34.4亿的营收空间。假设一个20%的净利率,兑现的业绩空间就是6.8亿。(这是当时按的粗算计算器,最终金溢科技19年是8亿利润,虽然不精准,但是在初期,对交易的指导意义是很强的)

目标市值怎么计算?

一是对比行业平均估值。用市值/年利润=PE ,对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来看是否“低估”。

再给予行业一般估值水平,还是拿金溢科技来看,6.8亿利润,如果考虑业绩快速放出来,给15倍pe,那么目标空间在102亿。而在19年的5月份,金溢科技市值仅仅25亿。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的事情:目标空间,不一定会真的涨到。(往往涨不到),它其实就是一个锚,比如,你目标空间100亿,现在才25亿,那就爆炒吧,每一波的短线盘口高点走弱就卖,如果差得比较远,那就等二波三波的机会反复炒,比如炒到70亿,你发现已经三四波了,疲态了,那么这个时候千万不要纠结目标空间是100亿了。大概率这里就是尽头了。剩下的就是零星反复机会。

四、案例复盘:沈阳化工的计算器是怎么摁出来的

因为这篇文章,以整体的框架为主,而具体的公司研究是变化形式是多样的,因此来个案例,走上面的流程,大家印象可能会更清晰。

就拿大家喜闻乐见的沈阳化工举例。

首先,逻辑相关性的角度。最直接的逻辑,PVC糊树脂涨价。而我们又知道,由于疫情,医用手套需求暴增,价格也暴涨。而糊树脂,恰恰是丁腈手套的必需原材料。这是最直接的相关性。

那么具体的供需情况?

2019年国内PVC糊树脂产能约130万吨产量约90万吨,其中一大部分产能是皮革料无法用于医学手套。门槛上,新增产能至少要1.5年后才能落地。这里我们知道了全行业的供给,和用来做医用手套的产能大概33万吨。

而由于手套产生的增量需求?

7月国内手套产线约为1000条在产手套线手套料需求量3.6万吨即单线需求量为36吨/月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新增170-180条手套线,建设周期2个月左右,也就是下半年单月需求量为4.2吨,单手套需求就是50.4吨,对比原有需求翻倍。

看看供给格局:

首先,是这个细分的寡头。

连续涨停板计算器

其次,当时可以找到信息:内蒙吉兰泰4万吨/年产能和内蒙君正10万吨/产能7月份均有检修计划。原本不够的产能,变得雪上加霜。

细看产能:沈阳化工20万吨,三友8万吨(非上市公司),英力特4万吨,新疆天业3万吨。产能最多。

按照当时涨到13000元/吨的计算,单吨利润4000元,对应20万吨的产能,年化利润8亿。如果涨价到20000元,即单吨利润11000元,对应22亿。分别按照当时首板30多亿的市值计算,接近4倍/1.36倍PE。

那么如果对应10倍的周期股估值,8*10=80亿市值。你看沈阳化工最高涨到了多少市值?

四、如何发现逻辑

上面所说的流程,都建立在,你发现了这个逻辑的前提上。那么如何发现逻辑,大体有两种情况。

1.主动发现逻辑

主动发现逻辑的一个重要思路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去挖掘。

逻辑的线头可以来源于很多方面,比如通过新闻、研报的途径,你发现了某一个政策,一个产业的巨大变化。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某个已经发生情绪炒作、有赚钱效应的主线,去挖掘相关的上下游。

而一个产品是有生产链条的,细化逻辑线头,找到受益逻辑的具体工作,就是去理顺对应产品的上下游关系。而上下游每一个环节,都要套用上面所说的框架,相关性和弹性,过一遍。

比如疫苗产业链。你已经定性疫苗是一个空间巨大,有想象力的题材了,并且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疫苗的赚钱效应。那么你的思维模式应该是,去理顺生产疫苗的全过程。

举个例子,研发辅助企业(CDO)- 研发企业 - 疫苗车间生产(设备、添加剂) - 疫苗包装(疫苗瓶子、盖子、预灌针) - 疫苗运输端。

建议每出现一个大逻辑,都应该这样去思考,不管有没有、对应正不正宗,都需要有这样一个逻辑的铺垫。这样,在出现催化的时候,你能即时反应过来。

理顺了产业链逻辑,就需要按照相关性的框架去分析了。比如你看到消息,疫苗瓶紧缺,这是符合产业链逻辑的,而且已知条件告诉你,这个需求大,供给也出现缺口了。相关性,你就要找出,谁的瓶子能做疫苗瓶,且最好是有跟上游企业的实锤合作。最后,再比较谁贡献的业绩弹性最大。

2.从已经发生的市场异动中发现逻辑

最明显的异动有几种:涨停板、强趋势、业绩高增长。目的是尽可能早地发现已经启动的逻辑。每天刷选一些有可能能找出逻辑的异动,进一步去看。

首先搞清楚公司是做什么的,是否能和已知主流对应上(是否在这个产业链中的),是否有对应的催化消息。研究其产品有没有符合我们框架的潜在逻辑。

研究的过程,需要按照我们的框架过一遍,确认实质性。

五、如何参与计算器逻辑票

最后,当你发现了逻辑,并且研究明白了,如何参与?同样有两种情况。

1.左侧埋伏逻辑

也就是没启动时,就蹲在坑里,等待发酵。好处很明显,后续你只需要等待抬轿。坏处也很明显:你搞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启动、能不能启动,如果没有发酵,就会丧失效率。

所以埋伏,你最好想清楚潜在的催化。比如,主流其他分支已经出现巨大的赚钱效应,有补涨需求。比如,你知道某个节点,会出消息。

关于产业链分支逻辑的埋伏,有一个小心得:

越在炒作初期,越不要过于发散到上下游,除非是有明显催化或是个最最核心的环节。

因为市场认知是需要过程的,一开始一般不会炒作太细,越是容易想到的反而越容易炒起来。导致,你过于超前,反而在坑里蹲麻了没人管你。

比如,在疫苗炒作初期,你就炒瓶子、炒冷链,反而可能效果不好。毕竟最开始人家炒的是未名医药。那什么时候开始发动细分?一,有直接新闻催化,比如张文宏说瓶子不够用了。二,主流分支炒作到了高点,预期切低位。

连续涨停板计算器

比如你已经研究明白了储备逻辑,而个股开始出现异动了。或是你通过异动发生了一个异动,并研究明白了逻辑,认为可以介入。

既然逻辑已经清楚了,直接找位置低吸买入就可以了,包括特殊情况下,恰好和盘面短线重合,有预期成为龙头的可能,那么打板确认也是一种方式。

要强调一点:基本面投机,本质还是有投机成份的,只是叠加了基本面。既然是投机,就必然有情绪因素,那么就要尊重市场的选择。

在真正炒作时,不要过于纠结谁基本面最正宗。当市场已经走出了合力的选择,就要尊重这个结果。炒作初期,你可以更放心地去参与你认为最正宗的品种。而越到炒作后期,越需要配合市场的异动去看待,而不可钻基本面牛角尖。

最近的一个案例:环氧丙烷。同时有几个正宗标的,红宝丽、怡达股份、滨化股份。在初期,你认为滨化股份产能更大,这没问题。但随着炒作演进,明显市场选择了红宝丽当龙头,而滨化在走弱,你就没必要纠结,尊重即可。

最后,记得“点赞”+“关注”哦,感谢有您

”+“关注”哦,感谢有您

本文地址:https://www.changhecl.com/132772.html

退出请按Esc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