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这是一个属于央企的时代。即便在深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经济低迷的2009年,央企依然能够自如地挥金如土。
在海内,面临来势汹汹的中粮团体,蒙牛乳业的牛根生不得不弃子认输;在海外,中国石化75亿美元吞下瑞士Addax石油公司,完成海内企业2009年最大一单并购交易。这背后,都是央企的资本气力。
在房地产市场,央企地王频繁曝光,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中化方兴等央企房企,无一不在各地挥舞手中的钞票,一次次地将土地拍卖市场变成它们的独角戏。
同样在A股市场可以看到,数目只占18%的316家上市央企,拥有着数额达到1.3万亿元的资金,占比达48%,它们同时控制着9.5万亿元的资产,占比达到56%.
《投资者报》以包括海外上市的所有上市央企为样本,根据最近一期财务报表表露的账目现金数额,评出“上市央企现金排行榜”。固然银行和证券公司多为央企,因为此类企业拥有的现金部门存在负债性质,因此不纳入此次排名样本。
根据排名,中国石油以1612亿元的账面现金高居榜首,中国建筑和中国移动分居第二、第三位,账面现金分别达到847亿元和789亿元。而排名前十的10家上市央企,账面现金总额达到7232亿元,这相称于2009年中心本级财政支出的47%,山西省去年的GDP总量。
央企新势力
伴跟着央企在海内外的吞池掠地,一场对“国进民退”的担忧不管在实体界抑或是理论界都变得空前强烈。
相对于民营企业,在经由了数十年的重组后,目前的央企团体一般都拥有庞大的工业集群,这无疑要比单家民营企业更具备抵挡某一行业风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央企团体可以通过团体内的资金调动,使得工业集群内的每一个单体子公司都拥有全团体的资本实力。
实际上,某些实力雄厚的地方国企团体,也拥有庞大的工业集群,它们有时是某一行政地区的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在当地的公用事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都有业务笼盖,形成强盛的资本总量。
但是,相对于这些地方国企,央企的更大上风在于全国布局和海外拓展实力。
地方国企是地方财政税收的重要支柱,因此,在这些公司所控制的业务领域,尤其是公用事业领域,地方政府一般都会设立很高的进入壁垒,构成一堵坚固的地方保护城墙。这就使得地方国企进行跨区业务拓展时面对极大的难题。
而央企则不受此限制,在中心政府的鼓励以及资本气力支持下,央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则顺利良多。即便侵涉到地方国企的利益,地方政府却也难以过多发难。因此,央企是拥有强盛团体资本的气力,并拥有中心政府“令牌”的企业。
央企自成立之日起,不管在财务信息仍是经营信息方面就没透明过。因此,《投资者报》只能借助资本市场的监管气力,去了解上市的央企或其子公司。为了尽可能笼盖所有央企,尽管难题重重,我们仍将海外上市的央企纳入“上市央企现金排行榜”的样本中。
10央企坐拥全部上市公司三成现金量
通过对A股及海外上市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判定,即实际控制人为中心国家机关、国资委以及中心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认定为上市央企,据此,有381家上市央企泛起在《投资者报》排名样本公司中。
不管是去收购,仍是去拿地,没有现金,即无法承受由央企抬高的资产价格,只能像华远地产任志强在3月15日竞拍大望京地块失败后所言,“我们无法承受这样的天价,只好承认自己的无能”。
现金即实力。《投资者报》以上市央企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中的账面现金为依据,对上市央企的资金实力进行排名。
因为部门金融企业,如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账面现金中,部门具有负债性质,如客户存款或客户保证金,这些现金并不受企业的控制和支配,因此,在此次资金实力排名中,未纳入银行和证券公司。
根据A股及海外上市公司排名结果,“油老大”中国石油以较大的上风占据排名首位,公司最新一期的账面现金达到1612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建筑以及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移动,前者账面现金有847亿元,后者也手握789亿元的现金。
排名前十名的上市央企,总共拥有7232亿元现金,占381家上市央企全部现金总额的47%,占上市公司现金总量的27%,这表明,即便是国有资本,也是集中在极少数的大型央企手中。
而假如仅以A股上市公司计,上市央企均匀每家公司的账面现金达到40.5亿元,地方国企则是30.6亿元,而民营上市公司均匀每家公司只拥有4.1亿元的现金。
国企,尤其是央企,被称为“共和国宠儿”,何认为“宠”?在于资源优先分配,政策优先搀扶。资源,既包括矿产、土地等有形资源,还包括为央企设立的专营权等无形资源。而在政策方面,迄今为止,为央企垄断经营而制定的法规不乏其人。
对资源的垄断,以及经营的受保护,让央企在经营中蕴蓄了雄厚的资金实力。这使得它们在与民企或地方国企的直接资金比拼中不落下风。
针对A股市场的统计表明,央企的资金实力显著强于地方国企,更强于民企。从数目上看,上市央企只有316家,占全部1759家公司的比例只有18%,但这18%的公司却拥有1.28万亿元现金,占比达到48%。不仅如斯,这316家上市央企所控制的资产总规模更是达到9.5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之和的比重达到了56%.
盈利来自与民争利
当下,市场舆论对央企改革的呼声渐高,好比推动垄断行业改革、上缴资源房钱、加大利润分红等,使得其传统盈利和增长模式受到拷问。在目前各种房钱与政策补贴之下,央企的增长潜力已经渐至极限,已经无法继承承受盈利持续增长的重负。要保住盈利持续增长,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央企所面对的挑战远甚于“脱困”。这才是大国企目前普遍面对的成长困境。
尤其是尽管经历几十年改革,国有企业依赖立异增长的动力和能力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面临国有出资人夸大“做强”的压力以及越来越量化的考核与激励的约束,央企面对着新的“成长”烦恼。恰是这种烦恼,让陷入增长乏术困境的一些央企开始尝试多元化。在实体经济已大多过剩、利润率很薄的背景下,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成为了央企集中扩张的方向。
实际上,我们不能忽略央企的信贷资源对资金实力的助推作用。同样作为央企的金融机构在信贷上对央企更为支持。
这一结论在我们对A股公司的统计分析中得到印证。我们统计出上市公司在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这一科目下的数额,代表了金融机构对公司的实际放贷金额,结果表明,数目仅占18%的央企,银行对它们放贷总额却占对全部上市公司放贷总额的59.4%.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嫌贫爱富”被广泛批评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经济萎缩的祸首罪魁。对存在资金短缺的民营企业置之不理,对本就资金充沛的央企却青睐有加,央企的资源上风在信贷领域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位国资委高官最近怒向媒体,“为什么国企亏损时你们骂我们,现在赚大钱了还骂我们?”殊不知,改制之前的国企,包括央企,因为体系体例落后,经营效率低下,使得其老是处于亏损状态。
持续多年的改革让央企甩掉了包袱,包括历史包袱、政策包袱和债务包袱,好比剥离了辅业、剥离了病院学校等、分流了冗员,甚至剥离债务、核销不良资产等,而这些负担,终极都由纳税人、政府和银行体系来承担,与此同时,央企所一直享受的政策性补贴却并没有因此而休止,尤其是土地和资源无偿划拨。
而其利用资源垄断、行业垄断和特殊政策,谋求大量政策补贴收入以及资源和垄断房钱收入,这就是为什么最赚钱的央企都集中在垄断行业。占据垄断性庞大资源的央企虽赚钱,但却是与民争利后的盈利,当然该遭批评。
上市央企现金排行榜:中石油位居榜首
综合A股及海外上市的381家央企账面现金状况,《投资者报》制作了“上市央企现金排行榜”。根据排名,中国石油[12.97 1.57%]以1612亿元的账面现金高居榜首,中国建筑[4.39 3.78%]和中国移动[75.70 1.00%]分居第二、第三位,账面现金分别达到847亿元和789亿元。
排名前十名的10家上市央企,总共拥有7232亿元的现金,占381家上市央企全部现金总额15234亿元的47%,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7%。
国资委在形容央企时常说,“大的非常大,小的非常小。”这些“巨无霸”企业几乎都贴着“垄断”的标签:利用资源垄断、行业垄断和特殊政策,谋求大量政策补贴收入、资源和高额利润。可以说,银行贷款、垄断盈利、股市融资、财政拨款已经成为央企“敛财”的四大宝贝。
所有坐拥巨额财富的央企都在喊“钱不够”,央企大佬们的手最喜欢伸向资本市场。2009年央企以及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总共从资本市场召募资金1732亿元。这一融资规模与2008年的848亿元比拟,足足翻了一倍,增幅高达104.24%。
同时,去年央企上市公司获得的银行贷款高达1.92万亿,这一数字是上海市全年GDP的1.3倍。另据《投资者报》不完全统计,仅今年3月中旬以来的一周,多家央企获得银行授信额度就多达1350亿元。
时间进入2010年,央企融资更加凶猛。在进步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政策下,国有银行率先打出再融资旗号,在目前四家已上市的国有大银行中,中行、交行两家已提出共计82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建行或将启动600亿再融资,有动静称工行可能也有一致步履意向。
另外,停滞超过半年之久的A股房地产企业增发申请也即将重启,保利地产[20.78 2.87%]和招商地产[24.21 2.67%]两央企就抢先步履,预计再融资总额超过150亿元,这可能还仅仅是央企再融资的开胃菜。
央企大鳄们越是拥有资源,就越是能发展壮大,越是发展壮大,又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它就像一个无穷膨胀的巨兽,就算无法判定它的善恶,也会令人倍感担忧。
(责任编辑: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