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招商银行(600036)7月24日晚间披露业绩快报,公司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83.23亿元,同比增长9.65%;净利润506.12亿元,同比增长13.08%。
22家银行破净“护价”方案为何屡屡失灵
下半年A股行情再度陷入调整,银行股的破净队伍也在壮大。截至7月23日,3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2家处于破净状态,占比超过6成,其中破净幅度最深的为华夏银行(600015),仅有0.6倍,未破净的银行则多是刚刚上市的次新银行。
五大行已集体“破净”
破净一族中,有7家银行的市净率低于0.7倍,除了华夏银行之外,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市净率也较低。
国有五大行工农中建交“无一幸免”。交通银行(601328)的情况最为严峻,最新数据显示,其市净率仅为0.65倍,五大行中垫底。
建设银行(601939)的情况稍好,目前的市净率为0.92倍。中行、农行和工行的市净率则分别为0.69倍、0.76倍和0.87倍。
目前市净率最高的银行是紫金银行(601860),今年1月刚刚上市,最新的市净率为1.98倍。
而张家港行(002839)则跌至5.57元,其最风光时,股价一度超过30元,市净率逼近5倍,不过现在已经威风不再。
“银行股真的好像是定海神针,大盘跌的时候不跌,大盘涨的时候也滞涨,今年年初5.3元左右买了中信银行,到现在也不过5.7元,不过我买银行股的初衷也是当固收类产品投资,比如中信银行,目前的股息率约为4%,和银行理财产品持平,如果碰到行情好,银行股还有一定的上涨,算是超额收益吧。”一位资深股民林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银行股的表现确实有些尴尬,一方面大型银行的估值的确非常具有吸引力,也是支撑大盘指数的中流砥柱;但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有一定的经济下行压力,不良率存在升高的可能,也在压制银行股的表现。
“不过我对银行股并不悲观,每一次银行股大面积破净之时,都是市场的见底之日。随着经济数据回暖,实体经济也开始触底反弹,我认为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依然存在。”杨德龙说。
展恒基金公募基金研究员耿琼则指出,银行大面积破净一方面与市场整体表现有关,行业行情向底部靠拢时,破净股数量也会增多。另一方面,也有基本面、商业模式被认可度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例如不良资产、坏账率、依赖对公业务等,再加上央行要求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扶贫等的放贷力度,这些风险较高的贷款投放对银行净资产造成一定压力。
不过银行股PB小于1,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且目前的市净率已接近历史最低值(0.80),下行空间有限。另外,再叠加银行股波动小、股息率最高(均值4.41%,相当于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抗跌等特性,当前安全边际较高,配置价值显著。
四家银行年内“保价”
股价不断刷新新低,不得不令上市银行们出手“保价”。
7月17日晚间,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上海银保监局批复同意TCL集团通过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该行股票至持股比例5%(含)以上。
上海银行A股股票在5月31日至6月28日期间,已经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其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触发了该行稳定股价措施。
此前,上海银行还曾发布公告表示,将采取持股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票的措施履行稳定股价义务。该行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有限公司计划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增持上海银行部分股份。上述三大股东合计增持金额要求不少于2亿元。而这已经不是上海银行第一次“保价”,去年5月份,该行二级市场股价同样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
以此来看,除上海银行之外,今年还有杭州银行、江阴银行和苏农银行也因股价连续走低,触发了维稳股价措施,而解决方案也如出一辙,多是以重要股东或董监高增持股份的方式执行。
不过“保价方案”就目前来看,效果有限。比如,目前上海银行的最新收盘价为8.86元,依然远低于12.93元/股的净资产。
华南一家公募基金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一是因为目前市场行情不佳,个股普跌,银行股都是大块头,上涨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而目前市场赚钱效应不强,成交缩量,资金入场愿望不强,没有“活水”能够维系股价;其次则是“护价”方案的力度相对于市场的需求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以上海银行为例,本次增持的金额是不少于2亿,但是上海银行的最新市值则在1200亿,对比悬殊。”(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