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显现,上一年组织持股份额最高的前100只股票,占到了公募偏股型基金74%的仓位,而组织持股份额最高的前400只股票,占到了公募偏股型基金95%以上的仓位。
有关基金“抱团”的问题,最近在商场上的谈论是比较多的,也确实值得人们作深化的考虑。
所谓的基金“抱团”,是指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组织出资者,重仓持有一部分股票的现象。这个现象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在2015年下半年起的两年间,股市呈现很大的跌落,一批中小市值的题材股更是继续回落,无论是组织仍是个人出资者,遍及亏损累累。在这样的布景下,一些组织出资者开端自动缩短所出资股票的规模,把资金会集投向大盘蓝筹股,由此也就构成了“抱团”的局势。
“抱团”的作用,很快就在商场上得到了表现:在2016年,上证归纳指数跌落12.31%,中小盘股票较多的创业板指数跌落27.71%,而同期大盘股会集的上证50指数只跌落了5.53%。进入2017年,上证归纳指数上涨了6.56%,创业板指数跌落了10.67%,上证50指数则上涨了25.08%。显着,经过“抱团”,组织战胜了大盘,也便是从这个时分开端,组织出资者的持股会集度加快进步,“抱团”现象进一步显着。
当然,在详细的“抱团”种类上,组织仍是会依据方针以及局势、环境的改动,不断有所改动,可是紧缩种类、会集持股的思路却一向坚持了下来。上一年以来,组织出资者要点布局医药生物、大消费、新能源及信息技术等赛道,关于认准的股票,勇于高仓位持有,取得了很好的绩效。计算显现,上一年组织持股份额最高的前100只股票,占到了公募偏股型基金74%的仓位,而组织持股份额最高的前400只股票,占到了公募偏股型基金95%以上的仓位。这也就意味着,尽管全商场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可是只需其间的10%左右为组织出资者所买入,而被重仓持有的,不过2.5%左右。由此,也就能够解说为什么上一年商场整体走势平稳,但个股分解显着,股票上涨幅度的中位数目标仅为2%,但偏股型基金的盈余遍及在40%以上。
前面说到,组织出资者之所以会采纳会集持股的操作方式,开始是为了抵挡跌落的危险,带有“抱团取暖”的意图。可是跟着商场格式的改动,那些基金等依然这样做,则是由于根据价值出资的逻辑以及重视企业生长的视角,真实可供选择的股票数量相对是有限的,特别是在商场构成较为清晰的操作主题时,契合条件的出资标的其实并不多。因而尽管现在组织出资者数量有许多,操作风格也存在差异,可是选出来的股票往往会是高度重合的,这种不谋而合行为的成果,实际上也反映了研讨方式的同质化特征,但在当时的商场环境下,恐怕又是难以避免的。也由于这样,当巨大的组织资金向着为数不多的股票进行会集出资时,就必定会要求出资标的有相对比较大的流转市值,以及杰出的个股流动性。所以,也就构成了当下行情的“大盘股溢价”特色。
当然了,组织“抱团”操作仅仅一种方式,并不能确保“抱团”的股票必定都是好的。商场千变万化,即便是在研讨上下足功夫,也不免呈现失误。最近几个组织重仓股爆雷,就很阐明问题。而一旦呈现这种情况,股票会集度越高,产生“践踏”的概率也就越大。在这个意义上,“抱团”其实也有相应的危险。监管部门最近对基金在单一股票上的持股份额等作出约束,其意图便是为了防备这样的危险。
从实践来看,依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来标准持股份额,在会集持股与组合出资上做好平衡,那么就不会呈现大的问题。而只需商场根本面向好,选股方向上不呈现原则性的失误,那么“抱团”方式在现阶段仍是有生命力的。在海外老练商场上,组织出资者的会集持股情况也是较为杰出的。因而,在评论“抱团”现象时,有一点能够清晰:在股票供给越来越多的布景下,个股的分解是必定的,一起组织出资者在持股的趋势上,也只会是愈加倾向于会集,而不是相反。
说到底,出资股市仍是要以盈亏论胜败的,已然现在“抱团”的方式是管用的,那么出资者就应该更多研讨其特征,从中寻找到在这一方式下的盈余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