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使用中规避“X”交叉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操作中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所谓的“骗线”就是指在空头市场,股票价格向上击穿了移动平均线,但是没过几天,价格又回到了均线的下方,使得此次操作陷于套牢境地;或者反之,在多头市场,股价向下跌穿了移动平均线,操作者依照纪律卖出了所持仓位,但是没有几天,股价又回到了均线上方,重拾升势,使得操作者眼睁睁看着价格上升,失去了获得更大利润的机会。
在前边几期的文章内,我们已经从大的方面讨论了如何看待“骗线”的方法和态度,这次,我们要从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来设计出如何抗拒“骗线”的方法。
如何应对“X”交叉
在诸多“骗线”的形态中,移动平均线出现最多的就是交叉骗线,俗称“X”交叉。所谓“X”交叉,就是在一个多头市场中,移动平均线还在下降的途中,股价就开始上刺均线,通过股价在均线上方的多日驻足,最后提拉均线,跟着股价上升。这个与移动平均线的经典用法是不同的。移动平均线最舒服的用法,是均线走平的时候,从下方刺破均线,从而拉动均线上升(如图1)。(空头市场相反)
在移动平均线法则运用中,如果能够解决“X”交叉所形成的操作失误,那么,运用均线理论炒股,那简直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所以,一批又一批的移动平均线的高手,都在顽强地和“X”交叉做各种各样的斗争,力图找出能够抗拒或者减少由“X”交叉所形成的失误,从而增加股市收益率。
现在有一种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2根移动平均线,组成一个黄金交叉的组合。由于单天的价格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干扰,所以,我们就选取一根短期均线作为操作的参考,来平滑每天的波动杂讯。例如,在按照30天均线进行操作的时候,进出不直接采用日K线,而是运用5天均线。当5天均线和30天均线形成交叉的时候(在多头买入市场叫金叉;在空头卖出市场叫死叉),就算30天均线还在下降趋势中,我们也可在靠近30天均线的地方买入。
当然,在买入后的几天,30天均线还在缓慢向下移动,如果这时股价下跌,尽管股价已经跌破了买入成本价,但是可能还是处于30天均线上方。如果这时抛出,按照移动平均线法则,是亏损的。那么,这时,比较经典的做法就是跌破5天均线后卖出(见图2)。当然,这种操作的风险在于,可能股价在跌破5天均线后,又反身向上,继续上涨,这样,可能就错失了后边的行情。(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往往不小)。
但这样操作的好处是套牢风险很小,大不了就是错失行情。如果按照股价沿着5日均线一路上涨,并最终把30天均线也拉升向上,买入者当然也可以顺当地坐一次电梯,赢得比较丰厚的利润;反之,如果股价在伴随着5天均线上刺30天均线后,又下跌了,按照5天均线抛出,至少这笔交易是没有损失的(这里忽略交易成本)。进有收益,退无风险,这样的投资应该值得一试,更何况在股市操作中,不怕不赚,就怕亏钱。只要不输,在股票抛售后,总能等到下一次买入机会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平均线的最大优点,它也许并不是最能赚钱的技术指标,但是绝对是风险最小的技术指标。
在黄金交叉的具体运用中,短期移动平均线的选取参数可以多种多样,可以运用15分钟的60个单位移动平均线作为短期均线。为何用这根线?主要是因为这根均线相当于4天半的移动平均线,和5天移动平均线差不多。
这就用到了我们第35期文章中的“扇子”理论,在5天和30天移动平均线的黄金交叉点的附近,我们打开了一把“扇子”,5天均线看不清楚的地方,用15分钟的60个单位线就一目了然了。
宁可不做碗不可不逃锅
还有一种走势,叫碗状和锅顶。一簇K线在一个类似圆弧底的均线上堆积起来,形成一个碗状的结构,最后一根阳线冲出颈线位,形成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或者相反,一些K线在行情尾声的时候,形成了一个类似锅顶的形状,均线成为锅盖,当一个中阴线出现,股价如水银泻地,一路向下。
在这两种情况中,碗状走势最后形成行情的情况不多,尤其是在熊市中,经常会有阴线破坏这种行情,例如,最近大盘从6月到7月的行情,就是标准的碗状结构行情,但是几根无情的阴线,一下子就敲碎了形状完美的大碗。
而锅顶行情最后下跌的概率就大得多,80%的锅顶行情最后都很经典地跌下来了。所以,一般均线操作者都会谨记一句俗语:“宁可不做碗,不可不逃锅。”碗状结构不做不要紧,以后有得是机会,大不了不赚;但是如果有持仓,看到过锅顶的形状,一定得先卖出以规避风险。
当然,也有一些走势,股价离开长期移动线平均很远,一下子就跌下来,然后立刻又上去了。在这种情况下,要用短期移动平均线来把握买卖时机,更要用“扇子”理论来做放大镜(如图3、图4),这种如同蜻蜓点水的机会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而且短期获利都是很丰厚的,经常几个交易日就有30%左右的利润。
选取均线参数有窍门
这里,就又遇到一个什么时候长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何时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的问题。
具体如何选取均线的周期参数,有两点原则可以参考:第一,成交量大的时候,短期均线往往比较有效,反之,成交量小的时候,就是流动性差的时候,短期均线就很难有作用。例如,在B股市场,由于流动性不足,5天、10天移动平均线经常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就算30天移动平均线也往往失效。只有在大行情来临的时候,中短期均线才有用武之地,而60天移动平均线,乃至更长的移动平均线,往往能够指明行情的大致方向。在熊市阴跌行情中,短期移动平均线也没有什么用处,而60天、120天移动平均线的指示作用则非常有效,其背后的原因也就在于阴跌行情中,往往换手率较低。
当然,我们这里指的成交量也是指的换手率,而且必须是有效换手率。投资者经常会看到一些股票的换手率很高,但是股价反应很呆滞,在图形上看到的是一个经常横盘的走势,价格变化不很光滑,这一般就是庄股走势,说明筹码被庄家全部控制,这些成交量都是庄家的对倒盘,其实际换手率极其低,所以,运用短期移动平均线就会中了庄家的圈套。
第二个原则是,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往往短期移动平均线比较有效。用一句行话说,就是乖离率较大的时候,往往是短期均线较有效的时候,反之,则是长期均线比较有效。一般来说,股价总是围绕着长期移动平均线运动,当股价远离长期移动平均线的时候,按照均线理论,在图形上,要么是均线向股价靠拢,要么是股价向均线靠拢。由于长期均线变化比较缓慢,所以,这时短期均线就比较容易发生作用。
还有一种操作方法,叫做乖离率。就是当股价远离长期均线到一定的程度,一有机会,就反向操作。例如,当个股相对于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乖离率大约30%的时候,如果股价在长期均线之下,就寻找机会买入股票;当股价向长期均线回归的时候,就抛出股票获利。当然,由于中国的股市还不能做空,在期货操作中,则可以反向操作,即当期货价格在均线以上很远的距离,例如30%以上时,就开始在期货价格上加码做空,越涨越买;一旦期货价格向均线靠拢,就平掉手中的仓位获利了解。
当然,这种做法也为一些比较严格执行移动平均线法则的操作者所不认同。一般来说,他们认为,不能和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反向操作。例如在长期均线向上的过程中,在期货市场不管何种情况都不能做空;反之,在长期移动平均线平均下降的过程中,不管短期均线如何完美,绝对不进行任何买入或者多头操作。这样,尽管肯定会失去不少很好的机会,但是也可以少犯很多冲动的错误。还是那句老话,在股市操作中,赚得少,赚得慢,无所谓,宁愿积小胜为大胜,依靠复利一点点做大,也不要始终在大输大赢中辗转反侧。
按照精确算法,在沪深股市中,如果一次操作输了3%,那么下一次操作赢了3%,如果不算手续费,其总资金就会折损0.09%(如果算上0.8%的A股手续费,损失为3.6%,即(1-0.97-0.008)×(1+0.03-0.008));如果一次操作损失了10%,再赢了10%,不算手续费,本金将折损1%(如果加上手续费,则本金损失3.7%)。扩大之,如果输赢各为50%,则算上手续费和不算手续费的本金损失分别为25%和26.5%。也就是说,不要小看输输赢赢,小的失败,都必须以大的胜利才能挽回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尽量避免小的失败,也许是移动平均线原理最值得提炼的精髓。当然,在均线的操作中,也会经常有非常经典的时段,可以让遵守纪律,敢赌敢赢的操盘手赢得很安全的利润。一般在股市操作中,如果用好均线理论可以使人有时在短短几个星期内赢得二、三倍的非常轻松的利润,而接着又躲过50%以上的暴跌。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是建立在严守操作纪律的基础上。曾经有一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在录用新的员工中,尤其喜欢有军人背景的职员,这应该不无道理。记住,任何人性的一个小小的缺点,也许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为人们带来太多麻烦,但是在金融投资操作中,往往会被放大一千倍乃至十万倍.
臧昊关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操作要点(4)(08.8.30)
用止损天数解决斜率和乖离率的矛盾
做技术分析的人一般都知道一句俗语:买的是徒弟,卖的是师傅。意思是说,在股市操作中,买入股票还比较容易,抛出股票的技巧就十分难学了。这句话和所谓的高抛低吸、戒贪戒惧一样,似乎已经成为股市操作的金玉良言了。可是,俗语未必是真理,真正的操作规则往往应该相反。在我看来,买股票正确的方法就是应该追涨杀跌,这叫顺势而为;做投资就是要该贪婪的时候贪婪,该恐惧的时候恐惧,这叫尊重市场。而在操作中,买的应该是师傅,卖的是徒弟。也就是说,只有买的价位合适,才能在抛售的过程中进退自如,而如果买的价位不是很好,抛售的过程也就很难尽如人意了。
这个道理在移动平均线理论中就更加值得重视了。在均线理论中,买入价位是如此重要,一旦买错,如果听天由命,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养成买错了不改正的操作习惯,时间长了,就可能动摇对整个均线理论的信心。
运用移动平均线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我们上期叙述的锅顶碗状结构,即一簇K线在行情底部形成一个圆弧形的走势,K线贴着均线,经过一段时间筑成一个底部区域,最后一根阳线放量拉出,形成一波行情(见图1)。
在这种行情操作中,有以下几个窍门:底部盘整时间越长,底部堆积的有效成交量越多,“骗线”出来次数越多,行情确定性越大。
第二种方法,就是比较严格地按照移动平均线理论进行操作的方法:在均线向上的时候,在靠近均线的附近买入,随着均线向上运行,在均线高位拐头的时候卖出,赚取之间的差价;反之,在均线向下的过程中,始终不持有股票仓位(见图2)。
大家也许会探讨,为何不在a点买,在b点抛?这样的获利岂不是远胜于在c点买d点抛?但是,在均线的规则中,这样的操作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只能跟随趋势,赚取中间的那段行情,而顶部和底部都是不可预测的,能够探明的当然只有事后诸葛亮了。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如果严格遵守纪律按照规则操作,在非“骗线”阶段可以确保基本没有损失,这就是均线理论的优越之处,所以说,均线也许不是盈利最多的分析手段,但应该是风险较小的投资手法之一。
均线的斜率越陡峭越好
在移动平均线操作中,均线实际上就是操作的止损线,当股价有效跌破均线时,就应该抛掉股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这条依托的平均移动线越陡峭越好:同样一个10元的股票,同样在一个价位买入后,甲线30天均线的数值每日上升0.10元,乙线上升0.03元,过了10个交易日后,依照均线规则抛出股票,按照甲线操作能赚取10%的利润,按照乙线则只有3%的利润(此处暂时忽略交易成本)。
所以,在按照均线的规则操作中,均线的陡峭程度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均线的斜率,标准的说法应该是在某个交易日对应的某条平均移动线的切线。但是,在实战中,都以10元股价作为操作的依据。如一个10元左右的股票,均线每天上抬0.03元,我们就叫说上抬3个点,如果股票价格约为20元,均线每天上抬0.20元,我们就说其上抬10个点。
以常用的30天均线为例,如果均线斜率达到10个点,就可以认为这轮行情已经发动了。如果在斜率为10个点以上的均线附近买入,在10天后卖出,短短两个星期,就差不多有10%的收益,年化回报率比较高。
但是,这样的机会往往不多,能够捕捉到贴近陡峭移动平均线附近的买入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其中,还有差不多一半以上是“骗线”。通常的情况是,平均移动线陡峭了,但是股价离开均线很远了,还不到买点(见图3,不能在A点买,要在B点买),这时,只能等股价回调或者均线跟上股价才能买入,否则一旦股价回调,贸然买入就已经亏损了。
以最近的牛股红宝丽为例,如果依据2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在8月上旬行情开始发动时并没有买点,在8月11日达到股价的第一个高点附近,如果贸然买入,接下来的回调就可能套牢投资者,只有等到13日、14日股价跌到低点的时候,才可大胆杀入,接着是第二轮上升,均线每天以15~25个点的速度上抬,做多者才能安心持股待涨,6、7个交易日收获20%的利润(见图4)。
乖离率越小越安全
在上升的均线中,股价离开均线的幅度就是乖离率。计算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价格除以均线的数值减去1,如股价是12元,对应的那天30天平均移动线的数值是11,乖离率就是9%。
在依照均线法则操作的时候,买入的时候越靠近均线上方越安全,也就是说,乖离率越小越安全。
均线和股价的关系一般有两种(见图5):一种是股价离开均线后如楼梯状上升,那么在a点、b点、c点都是不错的买入机会;一种是锯齿形的回调拉锯形态,这时在d点、e点都是绝佳的买入机会,如红宝丽。应该说,后一种形态的获利更加丰厚。
后一种形态的形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流庄家主动回调,震仓吸筹,其特征是回调时候成交量急剧缩小;第二种情况是大盘强烈回调,带动个股顺势回调。其中后者更是很好的建仓机会,往往几个交易日可以有20%甚至50%的获利。当然,大盘回调时,个股走势也很凶险,这时买入需要极大的勇气,正所谓富贵险中求。
用止损天数寻找最佳买点
斜率和乖离率构成了移动平均线法则最主要的一对矛盾。当均线开始陡峭的时候,也就是斜率开始放大的时候,往往预示着行情发动了,但是这时候股价一般都远离了均线,即乖离率很大,不存在买点;反之,均线比较平缓,其乖离率就很小,但是这类股票行情没有发动,形成“骗线”的机会就很大。如何在乖离率和斜率之间找到平衡,即在斜率很大的情况下,去找到一些乖离率不大的股票,也就是说,在已经发动行情的股票中寻找好的买点,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才是均线理论最令人兴奋的事情。
在这种寻找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依照平均移动线法则操作,越是距离这波行情底部越近,买入越安全。因为一波行情会产生不止一个买点,其中,最高的一个买点就在行情的尾声,所以买在a点比买在b点好,买在b点比买在c点好(见图5)。
其二,越是有成交量的斜率,越是可信。看一波行情是否值得做,成交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成交量,也许就是某一庄家自己的拉抬,就算形成斜率和乖离率的很好搭配,也不应该贸然介入。还是要切记这句老话:没有成交量,均线不可信。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综合均线斜率和乖离率之间的矛盾,以一个指标而不是以多个参数寻找买点呢?这里我们发明了一个指标,姑且定义为止损天数。
所谓止损天数,就是平均移动线的乖离价位除以均线每天的爬升点位,也就是说,还有几天平均移动线会跟上股价,其单位是天数。
在这个计算公式中有两个假设,第一,假设股价在未来几天不变;第二,假设均线在未来几天的上升速度不变,即斜率不变。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止损天数=(当日股价-当日均线对应值)÷(当日均线对应值-前一交易日均线对应值),
如:今天的股价是10元,30天平均移动线在9.5元,昨天的股价对应的移动平均线值在9.4元,那么,股价与均线的差距10-9.5=0.5元,均线每天上拱9.5-9.4=0.1元,那么,0.5÷0.1=5(天),也就是说,持有5天后,30天平均移动线可以跟上股价,换言之,在9.5元买入该股的投资者必须忍受5天,等到第5个交易日,均线才会对股价起到支撑作用,这时无论是抛出还是持股待涨,投资者在具体操作时就有所倚靠了(如图6)。
当然,在同样的情况下,止损天数越小越好,越小买入越安全。而运用止损天数,也要求平均移动线的乖离率要尽量大才有效。在均线平躺的时候,止损天数再小也是无效的。
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在均线很陡峭地向上时,止损天数是负数,这种情况往往是股价一下子回调过深,向下穿透了均线,这时候,一旦股价回抽就是很好的买点,也算是一种险中求胜的方法。还以红宝丽最近的走势为例,实际上,该股在8月14日就出现了这种经典行情。按照30天均线,该股当日的止损天数在刺破均线时是负的,也就是说,即时价格减去均线的价格是负的。如果当日捕捉到这种稍纵即逝的战机,回报会相当丰厚。
“骗线”是技术分析者的朋友
理解了上述对于技术分析的总体观点,对于我们的实战操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操作中,“骗线”常常是最令人头疼的事情。按照均线的操作法则,如果均线走平,股价上穿均线,就是买入机会;反之,如果均线走平,股价下穿均线,就是卖出机会。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没有这么理想化,经常是股价上穿均线一二天后,又回到均线下方,股价继续沿着自己的轨迹往下走;而在上升通道中,股价会经常在外力或者某种不明原因的打压下,跌破均线,而当操作中依照纪律获利了结后,股价却再一次跃上均线,并不断上蹿,使得一大笔盈利如煮熟的鸭子般飞掉。
所以,对于技术分析人士来说,最必需的能力就是正确对待“骗线”。找出各种办法降低“骗线”对于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每一个立志于成为技术分析高手最需要磨炼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战胜“骗线”,就是技术分析最主要的任务,而奢望哪个技术分析指标没有“骗线”,那是痴人说梦。
当然,在选取技术指标中,我们希望寻找一些“骗线”相对较少的技术指标,而移动平均线应该就是各种已经发明的技术指标中“骗线”最少的一种技术指标。一些表示相对强弱的技术指标,如KDJ、RSI、布林线,产生“骗线”的要比平均移动线系统大得多,也就是说,这些指标的实战意义要比移动平均线差很多。而另外一些更加玄妙的技术分析理论,如波浪理论、江恩定理,我们不能说其没有丝毫价值,但是由于其出现失误的概率(即“骗线”)要远远大于成功的概率,所以,在实战中基本不能指导操作。更加极端的是,对于一些人利用《易经》、气候节气来预测股市的方法,我们没有精力去证明其荒谬性,但是可以用实例证明其失误率(“骗线”率)太高,而几无任何操作价值。
理解了“骗线”是一切技术分析指标使用的宿命,就应该泰然面对“骗线”,琢磨如何对付“骗线”。有一个有哲理的笑话:曾经有两个小偷,强盗A向强盗B抱怨,警察对于我们强盗总是如影随形,如果世界上没有警察,我们的日子真的要好过许多。强盗B郑重地对强盗A说,你错了,要是没有警察,世界上将会处处都是强盗,比我们身强力壮的人多了,没有警察,哪里轮得到我们做强盗,所以我们应该感谢警察。
对于“骗线”,我们姑且也要保持这样的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骗线”是技术分析者的朋友,就是因为有“骗线”,所以才吓退了一大批想用技术指标赚钱而又一知半解的投资者。在技术指标面前,也应验了马克思主义的闪光点,唯有不怕崎岖、不怕失败的探险者,才能最后在投资的宝山中汲取劳动的果实。从这点看,“骗线”应该是我们的朋友,琢磨骗线,战胜骗线,最终在投资中享受征服骗线带来的快感,才是每一个技术分析者应有的态度。
事实上,在移动平均线的实战运用中,有起码60%的“骗线”是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规避的。如果刨去可以规避的“骗线”,剩下的那些“骗线”造成失误的比例,将大大降低实战的危险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均移动线理论还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技术分析手段。
用三种方法过滤杂讯
如果以每一次股票和移动平均线的碰撞,都视为均线理论的一次交易机会,那么,在使用均线的时候,就会产生很多的“杂讯”。如果严格按照纪律,在每次“杂讯”发生时都进行操作,那么,交易成本会很快侵蚀完本金。
首先,我们可以用短期平均移动线和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关系来消除一部分杂讯。一般正确的方法是用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交叉来进行操作,实务中可用5天移动平均线和30天平均移动线的交叉(俗称“金叉”和“死叉”)来进行操作,如果5天平均移动线上穿30天平均移动线,就是买入信号,如果5天平均移动线下穿30日平均移动线,就是抛出信号。用此方法,至少可以过滤掉50%的杂讯。
第二种方法,我们姑且取名“试错法”,这个办法的灵感来源于一个香港赌马的故事(见故事链接)。
对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运用,也可以借鉴这一方法。在一二个很清晰的买入卖出信号出现后,往往会出现好几次“骗线”,当然,这不是有谁有意这样糊弄交易者,而是均线理论本身的特点使然。在这个时候,如果放过几次骗线的信号,接下来出现“骗线”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例如,对近期的大盘行情如果以5天平均移动线和10天平均移动线作为一个均线组合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在印花税行情后,上证指数一路下跌,到6月底,出现了一次均线金叉,即为买入信号,但是没有几天,大盘又掉头向下,形成了一次骗线;可是,空头并没有持续多久,在7月8日,5日和10日均线又形成一个金叉,但是这也是一个“骗线”……直到8月8日,均线系统一直在上证指数上下300点的区域缠绕,形成了三次失败的金叉和三次失败的死叉,这在上证指数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放过几次“骗线”,等待第四次趋势形成的时候,放胆杀进去,可能距离胜利就不远了(见附图)。但是现在均线显示大盘向下,还应该耐心等待.
当然,在实战中,最为麻烦的是,你事前不知道均线系统哪次是真的会有一波行情,哪次会是一次失败的“骗线”。统计表明,在大的波段完成后,即均线系统非常有效地运作几次后,往往会有一段时间出现均线缠绕的“骗线”,反之,在反复出现“骗线”的时候,操作者应该十分小心,在均线系统反复折磨你之后,就极有可能出现一波很清晰地向上或者向下行情,目前的行情正处在这样的阶段中。
十多年前,有一个平均移动线研究高手刘粮库(笔名良苦),曾经提出了一个有名的操作规则,叫“乱型不做”,即在均线缠绕行情中,尽量少操作。这个法则现在看来实用效果未必很好,因为在移动平均线的交易规则中,事实上事前是不知道每一波行情最后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的,但是,刘粮库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实战中还是应该作为操作者的一个重要参考。其思想的精神实质在于,在看不清楚未来趋势的基础上,还是忍一忍,少动为妙,机会将来有得是。
对于杂讯,还有第三种方法。事实上,我们每天在股市中的操作不可能处于一个很封闭的环境中,会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充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在这些信息包围中,实际上,可以形成一股我们姑且唤作“气场”的信息环境,这种环境在很多场合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断大盘走势,如果这个气场明显和最近移动平均线所显示的信号相背离,那么,我们还是有机会按照基本面进行一定修正的。
当然,过滤移动平均线系统“骗线”杂讯的方法应该还有许多,事实上,在均线理论的实务探索中,这个理论的发展过程就是对付“骗线”的历程,相信人们还会发现出各种各样的对付骗线的方法,而每一个方法的发现,都是可以提升移动平均线均线理论获胜概率的一小步。
·故事链接·
在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小伙子移民去了香港。他在研究香港人赌马的经验时,发觉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香港人喜欢赌赛马,而香港的赛马比赛实际上是一个被操纵的赌场,经常有一些资质很好的赛马在比赛中莫名失败,使得押上这匹赛马的赌徒输得精光。经过统计,他发现,一些最好的马也不是每一次都有意输掉比赛的,如果好的赛马一直有意认输,几次过后,马通人性,其成绩就再也不能回复到最佳状态了。
最后,这个大陆青年经过翻阅历年的赛马统计,发觉最多七次,优秀马匹总要以自己的最大努力跑出一次好成绩。所以,该青年就设计出一套简单有效的赌马规则,并严格执行之,最后在赌马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赌马规则是你可以押任何一匹马胜利,每匹马都有胜负倍率。押的赌资如果输了,就一分不剩,如果赢了,马场给赌者翻番的资金。他的计划是,每次以100港币赌最好的马匹胜利,如果输掉,第二次就加码赌200港币,如果赢了,他两次一共可以赚100港币;接着就从头开始,再从100港币开始赌;如果输了,第三次就拿出400港币赌。第三次赢了,所赢得的利润为400港币,减去第一次的100港币,再减去第二次的200港币,剩下盈利为100港币。如果再输,就拿出800港币赌,依此类推。如果前六次都输了,只要最后一次赢,还是能够获得100港币的盈利。
经过数次胜利后,他发现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一般都是到第三第四次,就已经能够盈利了,非常极端一直要到第七次才能盈利的概率非常小,但是,他还是保持很谨慎的投注方式。最终,这个大陆青年通过这个方法赌马,赢得了不小的财富。
--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的关系
在移动平均线参数的选取上,到底是选取较长时期的60天均线、比较短线的10天或者5天均线,还是统一按照比较适中的30天均线进行操作?这始终是困扰实战操作者的一个大问题。
在“杂讯”和“遗漏”间平衡
从稳妥的角度看,当然越长的均线越可靠,如120天平均移动线,一般每年只会形成1~2次拐点,趋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例如,从2005年末持续到2007年年末的这轮大牛市行情,120天移动平均线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骗线信号,一直到今年1月份才形成死叉,接着就是腰斩行情,也几乎没有出现骗线。严格依照12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的交易者,应该既尽享了5倍牛市的大饕餮,又安全规避了最大熊市的大风暴。长期均线不容易出现骗线,也不会经常出现拐点,这是由其定义所决定的,要不怎么能叫长期均线呢?
但是,长期均线也有其缺点,就是出现的交易信号很少,一年或者二年才出现一次交易信号,这在平均移动线理论中叫做“遗漏”。“遗漏”和“杂讯”往往是一对矛盾体,“杂讯”多,“遗漏”就少,而“杂讯”少的均线系统,如长期均线,“遗漏”就多。很多很好的操作机会,就容易白白浪费。所以,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恰当的平衡,始终是让平均移动线操作者感到苦恼的事情。
在短期平均移动线中,如依据5天或者10天平均移动线,经常会出现很好的买入卖出信号。“遗漏”少了,但肯定其中的“杂讯”很多,所以大家现在一般使用30天均线作为操作的依据。
当然,有人喜欢用29天平均移动线,认为可以先于使用30天平均移动线的操作者,快速建立自己的仓位;也有人喜欢用31天平均移动线,希望等到趋势更加明确的时候,再动手不迟,这些都无可厚非。
实战中,30天平均移动线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交易系统。在一般的年景,指数的30天均线大约可以提供大盘4~5次的操作机会,当然个股机会就更多了,而且30天均线一旦形成趋势,操作者还是有一定收获的。
事实上,如果今年严格按照30天平均移动线操作,1月18日就能很顺利地逃顶,空仓到印花税行情小赚一笔再空仓,一直到现在等待可能出现的后奥运行情,这样能使资金安全绝对有保证。
最近大盘在7月20日左右突破了30天平均移动线,5天、10天线在均线系统上和30天平均移动线形成了一个很经典的金叉。同时在国家政策维稳、国际油价大跌、美国股市反弹、奥运行情可期等利好预期因素作用下,感觉上是一轮行情应该呼之欲出,但最后30天平均移动线还是被轻易击穿,这表明市场极度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迷信政策,寄希望于政府出手救市,在这次下跌中的损失应该是十分巨大的。一般来说,熊市后期,大家已经对于价格比较麻木,大盘跌50点或者100点,其杀伤力绝不逊色于大盘从高位下跌。
而利用移动平均线理论,就可以比较容易躲过这次下跌。也许最近的下跌是这轮熊市最后的一次下跌了,但是如果在这次下跌中投资者损失累累,可能就再也没有勇气抄底了。
从最近的行情看,如果30天均线开始走平并翘头,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买入信号,当然均线系统现在还没有金叉,还需稍微等候几天(见图1)。
用扇形理论揭开K线秘密
事实上,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是可以做一个转化的,我们姑且把这一原理定义为移动平均线的“扇形原理”。
我们知道,中国股市每一个交易日有4个小时,每小时等于12个5分钟,那么每天就有48个5分钟。也就是说,日K线实际上可以分拆为48个5分钟K线。
在日K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交易日最后的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收盘价,看不到在这一天中股价如何变化,但是5分钟K线就可以清晰地显示股价运作的细节。
我们把这种打开的过程看作是如同打开扇子的过程,当扇子合拢的时候,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一旦扇子徐徐打开,所有的K线秘密一览无余。
在平均移动线的运用中同样如此。如果我们看5天平均移动线,只能看到5个收盘价和1个平均价,但是,如果我们打开5天平均移动线,同样看5天的股价运行和移动平均线,这时我们看到的是240个价格和一条240个单位的平均移动线(每天有48个5分钟,5天有48×5=240个5分钟)。
尽管在日K线和5分钟K线图上,这两根线的线形基本一致,但是从观察者的角度看,5分钟的图形要比日K线的图形舒展得多,内涵丰富得多。
这样,我们就把短期移动平均线和长期平均移动线统一起来。如果不看时间单位,长期均线和短期均线可以进行任意切换,5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5分钟K线,30天线就是240个单位的半小时均线。
反之,许多投资者喜欢看月线,看年线。实际上,月线就是约22个交易日的K线组合,10个月的月平均移动线就是220天的日平均移动线。
有时候,在一天的交易中股价一直下跌,只是最后几分钟被急拉上去,虽然在日K线图上形成了一个漂亮的中阳线,但是事实上,如果打开5分钟K线图,股价运行的秘密一目了然。
所以在实战操作中,如果电脑容量允许,我们应该尽量保留长期的5分钟、30分钟K线,在观察的时候,尽量看5分钟、30分钟K线的长周期均线。依据长期均线不容易产生骗线的规律,赢取尽量大的利润。
两个经典战例
现在我们举一二个例子,看看均线的扇形理论如何在实战操作中发挥神效。
先举最近对行情有先知先觉的券商牛股——国金证券为例。如果看日K线,该股超跌反弹,依据均线理论很难操作(见图2)。但是,如果我们打开15分钟线,依据15分钟的30个单位平均移动线,就可以在29元不到的价位提前介入,在2天内获取15%的利润(见图3)。
再看最近的牛股亚通股份。该股日K线在6元附近发出买入信号(见图4),而在15分钟K线中,5元左右就已经发出了买入信号(见图5)。在两周的时间内冲上8元多的高位后,短短14个交易日获利60%。但是,如果不依照15分钟平均移动线的卖出信号,大半的利润就会在5个交易日内损失掉。
在一般实战中,我们比较倾向于运用15分钟K线图进行操作。现在通用的乾隆、大智慧行情软件,在均线周期切换中都有切换热键。从日线图到15分钟图往往就是一键转换,这样,我们在日线图和K线图之间就可以很顺畅地进行切换
总结均线理论的精髓
在移动平均线的实际操作中,如果要总结一下精髓,大约以下几点是应该值得反复提醒。
第一,必须重视长期均线。尽管短期均线提供了很多暴利机会的可能性,但是其大于50%的骗线,足以使得信奉均线的操作者在获利之前,就折损掉大部分的本金。而长期均线的拐点不会很多(如果拐点很多,也不叫长期均线了,这是定义使然)。一般来说,120天移动平均线一年最多只有二三次形成拐点,一旦形成趋势,其很难轻易改变,也就是说,长期均线出现骗线的概率要比短期均线少得多。
也许有投资者在操作中有疑问,长期均线骗线少,也就是杂讯少,但是提供的机会也少,远不如短期均线如5天、10天均线机会多。但是投资者要记住,我们不是在和一只股票在搏杀,而是面对1700只股票。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应该总能在这一千多只股票中找到符合形态的。
第二,会买也要会卖。在实战操作中,我们曾经说过,“买是师傅,卖是徒弟”。前几期的文章大半是在说买股票的技巧,实际上,卖股票也是很难操作的。一只股票亏了,尽早遵守纪律,卖了当然就等待下一波机会;但是买了股票如果赚了,何时抛掉落袋为安,也是需要研究的。在实战中,卖股票一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完全按照移动平均线理论捂住个股,直到股价跌破均线,这种情况在形态清晰的牛市中比较适用,也能赚取大把利润,但是在盘整市道中,可能几次三番徒劳无功,甚至亏损。
还有一种方法是买入按照均线法则,卖出看获利水平,一般10%就抛出(当然也要看当时的市场氛围),这种方法积小胜为大胜,在盘整世道中,可能几次操作就积攒了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但是在大行情中,往往会经常错失整段的利润。当然,至于何时需要心狠,何时需要适可而止,其实并没有定规(如果有此妙方,炒股简直就是俯首拾钱,但逻辑上不大可能找到这种方法)。
关于均线的第三个关键问题,事实上是所有投资股市的操作者必须每日三省的事情,就是“遵守纪律”。任何好的交易策略如果不是和铁的纪律相结合,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回报的,这是所有成功投资者都认同的最朴素的道理。
最后要强调的是,移动平均线理论是一个也许获利未必最多,但是风险相对较小的技术分析指标。我们每个投资者在面对未来下一个市场变化的时候,实际上都是一个盲人,均线理论不能使得我们复明,但是它给了我们一根拐杖,拥有一根拐杖的盲人,一定比没有拐杖的盲人少摔跟头。希望我们这几次对于移动平均线理论的介绍,能够交给诸位一根拐杖,使得大家少摔几个跟头,本主题研究的心愿就达到达了。
更多简单实用的炒股技术,请添加微信:17180191557,介绍各种股票实战技术及指标的使用方法,结合多种操盘战法,形成一套强悍炒股盈利模式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掌握技术炒股不求人,为您投资股票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