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BBS
引语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市场化改革侯佳伟的不断深入,我国掀起了一场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的务工大潮。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现象,与之而来产生了众多引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其中就包括了本月将呈现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全国流动儿童的规模达到3581万人,留守儿童规模达到6973万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总数过亿,占中国儿童总人口的38%。其中,绝大部分儿童来自于农村或者生活在农村。每年数以亿计的人口迁徙,牵涉了无数家庭的生计,也关系着近一亿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人口流动背景下产生的如此庞大规模的儿童人口,已经引起了社会、政府、学界等各方的关注,近些年来更因流动儿童入学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危机等问题而成为热点和焦点。
蒲公英中学侯佳伟:北京第一所专门为农民工子女创办的非盈利公益性中学,目前面临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来自蒲公英中学官网)
贵州毕节:2015年6月9日晚,4名留守儿童在家集体喝农药自杀,并留下“我该走了”遗书的悲剧,震惊全国。(来自网络)
目前中国学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社会学、人口学领域,最近十年以来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关注了随迁或留守对儿童发展的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教育机会,学习成绩,认知发展,身心健康,身份认同。有时候,在使用不同数据、不同方法、不同参照组的情况下,这些研究甚至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围绕这一重要社会问题的学术争鸣和对话。
我们检索了国外文献中对中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研究,以期从更为多元的视角呈现这一新兴但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月,我们将国内和国外研究分上下两次推送,以供比较和参照。
封面
摘要
1.段成荣、杨舸(2005),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各项基础信息却十分缺乏。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地域分布等基本情况,并围绕目前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家庭照料状况等。所得研究结论填补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的空白。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状况良好、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并非年老体弱等结论将改变人们对留守儿童的习惯认识。
2.杨菊华、段成荣(2008),农村地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教育机会比较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3.周皓、巫锡炜(2008),流动儿童的教育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文章根据2006年11月在北京市某区进行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跟踪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探索性分析影响本地儿童、公立流动儿童、以及流动儿童在学业成绩上差异的主要因素;并讨论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结果表明三类儿童在学业成绩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尽管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自身的各种特征及其家庭背景,特别是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但是学校特征如学校平均SES和班级规模等将通过儿童自身及家庭的特征,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并改变儿童特征对于学业成绩的作用强度。这意味着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的不均匀分配也会成为社会不平等的一种生产机制。
4.陈在余(2009),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文章运用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对0~5岁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健康并无显著性影响,学龄前儿童健康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及医疗资源的可及性;父母外出对6~18岁学龄儿童健康有显著的负影响,特别是母亲不在家对留守儿童健康的负影响较为显著,而且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家庭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来说,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母亲照料所引起的营养条件的改善可能对健康的影响更加显著。
5.陈欣欣等(2009),父母外出与农村留守子女的学习表现——来自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文章利用2006年在陕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小学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所搜集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考察了父母外出后对农村子女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父亲外出、母亲外出,还是父母均外出,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有负面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有父亲外出的家庭,其子女的学习成绩反而有所改善。
6.郑友富、俞国良(2009),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教育研究》第5期
用自编的流动儿童身份认同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527名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人格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矛盾直接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与城市的融合。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应关心流动儿童的成长,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使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7.宋月萍、张耀光(2009),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人口流动导致儿童健康照料关系中的主体与对象发生空间分离,农村留守儿童在健康照料方面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利用中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的原始数据,分析我国农村人口流动与留守儿童健康以及卫生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与其他农村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存在着“高患病率,高就诊率”的特征,存在“医疗服务替代日常护理、收费治疗替代家庭照料”的卫生服务过度使用现象;(2)不同的留守儿童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留守儿童因与谁一起留守而拥有不同的健康照料和卫生服务利用机会,仅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其患病风险最高、就诊率最低,处于最为不利的境地。
8.周皓(2010),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文章利用2006年以来在北京市某区开展的三轮“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描述了总样本和跟踪样本的心理状况及其发展过程,并予以简单讨论。结论认为:尽管本地儿童、公立流动儿童和流动儿童在三轮调查中一致性地表现出改善的趋势,但是公立流动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始终强于本地儿童;公立流动儿童与本地常住儿童有着相同的心理状况及其发展轨迹;流动儿童不仅具有不同的发展过程,而且归因于社会不公的流动儿童的抑郁感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两个方面尤其应该引起广泛而足够的重视。
9.袁晓娇等(2010),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教育研究》第3期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认同与老家认同两方面考察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及其在教育安置方式与城市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大多属于同化和分离模式;(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及适应模式在性别、家庭经济地位、来京时间、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城市认同对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认同仅对社会文化适应有负向预测作用;(4)城市认同在教育安置方式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老家认同仅在社会文化适应上起部分中介作用。
10.谢建社、牛喜霞、谢宇(2011),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民工融入城镇的难点问题。作者通过对珠三角城镇流动人口的调查发现,珠三角城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存在入学年龄大、就读民办学校比例高、转学率高、失学率高、犯罪率高和学习成绩低、升学率低、城镇认同感低等现象。针对现行的高考制度和短缺的教育资源,文章提出了教育公共资源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合理匹配的模式和机制等对策。
11.周皓(2012),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代际传承,《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文章利用“人口迁移与儿童发展的跟踪研究”数据,从状态与变动两个方面,讨论了社会融合在代际间的传承问题,以及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融合在代际间具有传承性,充分的亲子交流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状况及其发展;控制家庭背景后,学校效应依然显著。结论认为,社会融合不仅具有代际的传承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传承结果决定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起点,而亲子交流决定其方向和速度。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家庭环境建设与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进。
12.苑雅玲、侯佳伟(2012),家庭对流动儿童择校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第2期
通过对“2010年北京市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把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多的公立学校和流动儿童少的公立学校,这三类学校接收的流动儿童大体上对应于不同的流动人口阶层,依此为参照,分布在不同类型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社会网络质量、独生子女比例、家庭教育期望和条件等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在流动儿童少的公立学校中,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家庭状况,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均无显著差异。
13.高明华(2013),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及干预策略——以农民工子女为例,《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基于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参与观察和现场实验等多元方法,发现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的两种社会心理机制:家庭中父母期望的自证预言效应和学校中遭遇的刻板印象威胁;而身体机制则体现为农民工子女的不良健康状况及其被贬低的行为习惯。针对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设计了提升农民工子女学业成就的两种简洁有效的干预策略,即传授智识增长论和建构多元评价体系。这两种干预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学业成绩,改善其学业认同,并降低刻板印象威胁体验。期望干预策略也能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不利环境。
14.吕利丹(2014),从“留守儿童”到“新生代农民工”——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学业终止及影响研究,《人口研究》第1期
数据分析表明: 农村留守儿童进入高中学龄阶段后,教育机会急剧下降。受父母外出流动影响,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后很快就外出打工,身份过早地从“农村留守儿童”转换为“新生代农民工”,很有可能对其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对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的影响做深入研究,文章利用“2011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造以平均月收入对数为因变量的6个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守经历、外出年龄等自变量与当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回归结果证明: 留守经历、外出时间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都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得到的留守经历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还可以对该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会急剧下降现象做出新的解释。
15.李代、张春泥(2016),外出还是留守?——农村夫妻外出安排的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外出家庭化是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但以往研究因为缺乏对家庭边界的明确定义及采用流入地调查数据等缺陷,未能提供对当今农村劳动力家庭外出—留守安排各类型分布的可靠描述。本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描述了中国农村丈夫单方外出、妻子单方外出、夫妻同地外出、异地外出及其子女外出或留守安排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分三种外出决策情境重点探讨了夫妻特征和家庭结构等因素与夫妻外出安排的关系。
16.闫伯汉(2017),乡城流动与儿童认知发展——基于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数据的分析,《社会》第4期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调查数据,以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以阶层再生产为分析视角,基于认知发展理论探讨农民工流动对子女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拥有比留守儿童更高的认知水平,流动儿童相对较好的家庭背景为其认知发展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乡城迁移中流动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通过“转校”等机制得到促进;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认知劣势与父母外出工作并无显著的统计关系,而主要归因于家庭贫乏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子女数较多的家庭结构、较低的学前教育接受率或就读学校质量的低下。但是,流动儿童的认知水平整体上仍低于城市儿童,其认知发展仍然受到自身社会阶层条件和境遇的深刻限制,“流动”所带来的各类“认知收益”是有限的。
· · · · · ·
我们的团队(点击各轮值主编名字即可进入主编简介)
专家团队:(按轮值时间先后排序)
郭未|周穆之|缪佳|肖索未
本期供稿|句国栋
封面设计|潘雨
文献搜集|张柏杨、江祥雪、闵尊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