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说底气:“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底气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并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从我的学习体会和感受来讲,可以从底气、传统、动力三个方面看待和理解“文化自信”。
底气
这里说的“底气”,指的是世界上各种类型的文明国家里,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延续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底气了思想文化这个国本和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我们有着五千年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早在公元前五世纪人类思想文明从蒙昧到成熟期的“轴心时代”,在世界东方的中国,出现底气了老子、庄子、孔子、孟子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可以与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的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比肩媲美,毫不逊色。在这样的文化浸润下,中国社会从文化精英到底层民众,宣扬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底气;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信奉的是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倡导的是资治通鉴、经世致用。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在中国近代争取国家独立富强的艰苦征程中,我们又形成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这样的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因此,文化自信,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雄厚底气。
传统
这里说的“传统”,是指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有一份独特而丰厚的文化传统。作为立国之本,古代圣贤崇尚的是高度文明的仁政,“克己复礼为仁”、“礼之用和为贵”;行仁政要奉行“中庸之道”,要培养“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之风;要弘扬人的善性,从而靠拢与把握天道的天人合一。中华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它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孝悌忠信、以文化人、中庸和谐的思想,它的慎终追远、吾道一以贯之、天下定于一的认定,它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说法,它的克勤克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态度,它的以清廉忠诚为荣、以贪腐奸佞为耻的价值坚守,它的对于君子、士、大夫等社会精英的 “恭宽信敏惠”“和而不同”“反求诸己”“坦荡荡”“有终生之忧、无一时之患”等期待与要求,至今活在十三亿人民包括海外华侨的心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的共识,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
进入近代,面对“三千年一大变局”,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奉行“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鼓吹维新变法,孙中山、黄兴掀起辛亥革命,陈独秀、胡适发起新文化运动……都是为了应对西方强势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在救亡图强的道路与主义的选择上,实际上也是文化模式的选择、梳理与整合。在浩荡的历史潮流中,顺应民心符合国情胜出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成为优秀文化传统的享有者和继承创新者。
动力
这里说的“动力”,是指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生生不竭的动力。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仅仅继承是不够的,还必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古训,说明创新对于民族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同样值得重视的是,我们所继承的这样一份优秀文化传统,包含着三大来源:五千年来的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传统,近代“西学东渐”、对“西学”吸收融合的近代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军民在革命实践中创造的红色文化传统。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五四新文化运动,顺应历史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然而,它也有其历史局限,突出地表现为不能将封建礼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地区别开来,不能将作为封建统治工具的儒教同作为中华思想文化遗产的儒学科学地区别开来。对此,我们既不能苛求前人,也不能忽视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
特别到了今天,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财富之后要着力补齐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个短板。在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国家硬实力得到迅速提升之后要着力补齐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个短板,就必须开启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寻根之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在批判继承中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需要不断在中国特色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整合、创新与发展。我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继承创新,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复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