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9月8日电 据海关总署站音讯,9月8日,2020肉类工业展开大会在青岛举行。海关总署相关司局担任人在会上表明,跟着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展开,冷链环节受污染危险加大,海关总署坚持关口前移,采纳与出口国家(区域)交流商量、对输华食物企业长途视频查看、对产生疫情企业动态办理等一系列办法,不断强化源头管控,保证进口冷链食物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产生后,海关总署致函触及输华冷链食物的105个国家(区域)的主管部门,并与有条件的国家(区域)主管部门举行视频会议,请其依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安排(FAO)和世界卫生安排(WHO)发布的相关攻略要求,施行有用监管;辅导催促输华食物企业执行FAO和WHO发布的对企业攻略,加强职工防护,从源头上避免新冠病毒污染食物和包装,保证食物安全办理体系的有用运转。到9月7日,海关总署与99个国家(区域)举行视频会议121次,中方的建议得到了出口国的广泛支撑和呼应。
为保证源头管控办法执行,海关总署加强催促查看,经过视频查看体系对境外主管部门和企业执行FAO和WHO相关攻略状况、食物办理体系运转状况进行长途查看。每次查看均要验证国家(区域)、官方主管部门、企业等三个层面有关防控方针和办法的执行状况,要点重视厂区进口、车间、职工食堂等人员密布的要害区域。
到9月7日,海关总署累计查看30个国家(区域)的76家肉类、水产品、乳制品、冷冻生果企业。查看状况看,出口国家(区域)主管部门和企业活跃实行许诺,加强源头管控,谨防污染危险。但也有部分企业存在职工口罩手套佩带不标准、洗手时刻不行、消毒处理办法缺乏等问题,被查看企业均许诺将活跃整改,出口国家(区域)主管部门也表明将催促一切输华食物企业对照查看发现的问题进行自查,保证完全符合安全防护有关规则。
材料图:市民在超市选择水产品。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此外,针对一些国家(区域)部分输华冷链食物出产企业产生集合性感染事情等状况,海关总署亲近盯梢境外冷链食物企业疫情状况,剖析潜在安全危险,及时采纳危险防范办法。到9月7日,海关总署对产生职工感染新冠肺炎的19个国家的56家冷链食物企业采纳了暂停进口办法,其中有41家企业系自主暂停对华出口。
全国海关对进口冷链食物展开新冠病毒危险监测,到9月7日,共抽样检测样本50多万个,掩盖产品样本、表里包装样本、集装箱内壁等样本。在这些样本中,7月3日大连海关和厦门海关从来自厄瓜多尔3家企业1个集装箱内壁样本、5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他样本均为阴性。
海关总署表明,我国海关将继续加强与出口国家(区域)主管部门协作,加强源头管控,谨防进口包含肉类在内的冷链食物出产、加工、贮存、运送过程中遭到新冠病毒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加强口岸危险监测,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证进口食物安全,一起活跃推动交易便当化。催促进口商执行职责,活跃展开境外出口商、境外出产企业审阅,禁止进口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产品,保证进口食物安全,增强顾客决心。
我国是肉类进口大国。海关总署依照《食物安全法》的规则,以及“预防为主、危险办理、全程操控、世界共治”的准则,推动全链条监管,构建世界共治格式,保证进口食物安全。一起,活跃推动“放管服”变革,对食物安全办理体系健全、食物安全监管职责执行好的国家(区域),采信其主管部门定见,对其引荐企业予以注册,经过过后现场查看、视频查看和进口产品口岸查看,验证其办理制度继续有用运转。对发现问题的,视问题严峻程度采纳中止采信、撤销或暂停其引荐企业的注册资历,直至暂停对华出口等办法。
到现在,我国已同意从38个国家(区域)2020家企业进口猪、牛、羊、禽、鹿、马、驴肉等7种肉类产品。我国进口肉类总量已从2014年的279.2万吨增至2019年的617.82万吨,五年来增加了121.28%。今年前8个月进口658万吨,已超越上一年全年进口量。
2019年以来,依据世界动物疫情状况,海关总署暂停了波兰禽肉、匈牙利禽肉、爱尔兰牛肉和哈萨克斯坦羊肉对华出口,对60家实行主体职责不到位的企业采纳了撤销或暂停注册资历等办法,并对169批不符合我国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食物安全国家标准要求的肉类施行了退运或毁掉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