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1月2日电(记者王炳坤 梁冬 孟含琪)“重工业靠烧烤,轻工业靠喊麦”——这是不少人对东北经济的戏弄。但是跟着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进入困难调整期,一批“小轻新”工业繁荣鼓起,成为经济开展的新兴力量。
寒冬时节,记者看望东北三个红服饰、鞋袜产销地,从这儿的产品走遍全国、引领时髦中,激烈感受到东北经济的脉动。
立异构思,小商品也能赚大钱
翻开婚宴专用的喜糖盒,里边却是两双红彤彤、被叠成玫瑰花形状的袜子。孙笑天告知记者,这是一双男袜和一双女袜。比较喜糖,婚礼送喜袜,新颖别致,可永久保存,更有留念含义。
孙笑天是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的大学生创业者。在这座具有1200多户上下游企业,其间包含3000多名大学生从业者的东北最大袜业园,这样的构思每天都在产生。
“南有诸暨,北有辽源”,从前靠煤炭顶起“半边天”的吉林省辽源市,当今正悄然改变着我国袜业的地图。通过十几年开展,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已构成从纺纱、染色,到编织、包装的全工业链条,年产袜子32亿双,产量120亿元。这相当于每天就有800多万双袜子,从园区流向全国和世界各地。
如果说构思让快消品变成工艺品,技术立异则助力一部分袜子向功用品转型。在袜业园研制中心,几十种新资料袜子让人目不暇接。“这种是铜纤维袜,质感润滑,可消除多种细菌、真菌;那种纳米资料袜,柔软抗皱,吸湿透气。”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副总经理李秀芬介绍,最贵一双卖价超越200元,别看东西小,附加值可不低。
消费讲特征,出产重效能。走进一间智能化车间,200台袜机正在有节奏地“鸣唱”。与幻想中每个工人守着一台机器的密集型劳作不同,这儿每个人可操作40台机器,5个人单日产袜就达3万双。
小微企业有构思,园区渠道作支撑。李秀芬介绍,袜业园作为体系工业服务商,将袜业工业链拆分,有的做电商,有的做线下,有的做规划,有的做加工,互相都能为对方代工。正因为如此,园区得以构建“闪电”供货体系,在接纳20万双以下的国内订单时,从接单到袜子抵达客户手里只需7天时刻,比惯例供货周期缩短了20天以上,这大大提升了辽源袜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