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全国蒙氏公祭蒙恬将军活动”的公告
据史料记载,我们蒙氏系名门望族,“姓启蒙山、族发安定、事秦而建万古功业”。历史代表人物蒙恬为秦国将军,三代行伍,南征北战伐灭诸侯,北击匈奴开疆拓土,辅佐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天下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主持修建了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修建了錾山堙谷的秦直道、改良毛笔传承文明;其弟蒙毅监建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群、修法典明律令,官拜上卿。以蒙恬为代表的蒙氏先祖在中华文明史中,从政治、军事、法制、文化等多方面创造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公元前210年,蒙恬惨遭陷害,我们蒙氏族人四散各地,至今2200余年未得相聚。蒙恬死后埋葬于绥德县大理河畔,墓冢荒草离离,惨遭剥蚀。今各地宗亲寻访至此,心中悲伤不已。现经各方奔走,绥德县政府同意蒙氏后代举办公祭蒙恬将军活动,政府投资扩建蒙恬公园。这次公祭,既是历史的契机,也是唤醒蒙氏后代记忆,重拾根魂荣耀的盛事,更是蒙恬精神和历史功绩昭示于国人的大好机会,蒙氏后代务必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共同把这次盛会办好。
具体事项如下蒙恬的儿子:
一、主题内容
1、首届全国蒙氏公祭蒙恬将军活动;
2、绥德县笔祖蒙恬文化研究活动。
二、公祭时间:
2017年8月26日(农历七月初五)星期六上午吉时
三、地点:
陕西省绥德县
四、参加人员:
全国各地蒙氏宗亲、海外蒙氏宗亲、各地蒙氏宗亲企业及组织、挂有蒙恬名义的企业及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等。
五、计划人数:
1000人以上。
六、公祭组织分工:
1、陕西省宗亲会主导、协调
2、全国蒙氏公祭蒙恬将军筹委会由各地宗亲会长及骨干组成,负责发动各地宗亲。
七、公祭组织对接工作:
1、已组建有宗亲会以各地宗亲会为单位参与报名,筹集财物,计划行程安排,由各地宗亲会统一与陕西省宗亲会对接。
2、尚未成立宗亲会的,可以自行联络多人或各自向陕西省宗亲会联系。
3、陕西省宗亲会就近负责与绥德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活动具体事务协调、接收捐资捐物、安排食宿等工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事务,纷繁复杂,兹事体大,况乎这次公祭是我们全国蒙氏开天辟地第一次,无论谁出资出力,都将被蒙氏家史记录、被名州绥德人民见证,天地可鉴,功德无量!务必统筹到位、组织有序、宣传全面,以期我们蒙氏一门家族兴旺,事业发达,子嗣绵延,通过公祭,唤起我们的根魂荣耀,为家国再建奇功。
陕西省蒙氏宗亲会
2017年6月23日
陕西省宗亲会
蒙安省会长13909211976
为进一步推广蒙恬精神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不断挖掘蒙恬精神内涵,推动蒙恬造长城、改良毛笔、建设直道、开创军垦等文化的传承弘扬,经文研会筹委会骨干与陕西蒙氏宗亲会及部分热心的宗亲奔走呼告,目前已协调政府并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定于2017年(丁酉年)农历七月初五(公历8月26日),举办笔祖蒙恬大将军公祭大典。
由于这是2200多年来首次举办全国性公祭蒙恬活动,很多机制尚未形成,加上今年大事多,特别是我国政治、军事、经济改革力度很大,文研会筹委会很多宗亲骨干的工作及职务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个别的宗亲还担负了党和人民赋予的新的职责,无暇协调相关事务。为尽快发动全族力量,齐心协力办大事,现经文研会筹备会全体委员讨论通过,发出倡议书如下:
一、蒙恬墓公祭大典由陕西宗亲会具体承办,文研会筹委会委员将结合已协调的成果实际,全力配合协作,并于近日公布公祭方案(征求意见稿),倡议全国其蒙恬的儿子他蒙氏宗亲会、协会和相关社会团队共同协助,提供正能量,齐心协力将此次活动办好。
二、尽快成立笔祖蒙恬大将军公祭大典组委会,并组建“公祭蒙恬大将军活动筹备群”等微信群。由于此次公祭大典是在陕西省,组委会成员应以陕西宗亲会成员为主,其蒙恬的儿子他蒙氏团体为辅,欢迎各宗亲会推荐热心的宗亲骨干报名参加,齐心协力,分工协作。
三、由于此次公祭活动头绪多,协调较复杂,为就近方便协调,完善相关手续,组委会应设在西安或绥德,组委会成员在祭典前约15天要到绥德落实具体筹备工作,进入祭前准备,确保公祭活动圆满顺利。
四、在会议费用保障方面,欢迎各位宗亲赞助用于支持各项典礼器物采办之用,所有参加典礼人员差旅自理,并提前缴纳必要会务费(用于公共交通、会议室、住宿、会餐及活动纪念品)。由于组委会人手少,若有必要,陕西宗亲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委托一家当地旅游公司代为安排各位参与祭拜的宗亲。
“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回想蒙姓子孙自秦的功名显赫后,至今沉寂已2200余年。今恰逢盛世,物宝天华,蒙姓全国各地子孙借信息时代的便利,恭心联络、同叙族情、至真至切,真可谓令人欣喜。更有热血贤能的达士才俊,奔走呼号,积极促成我们蒙姓子孙的寻根祭祖之旅。现一致认可蒙姓“姓启蒙山、族发安定、事秦而建万世功业”。蒙氏一门行伍世家,在中华文明史中,从政治、军事、法治、文化等多方面都印有不可磨灭的印记。据史料记载,蒙氏三代辅秦统一中国、修直道、筑长城、逐匈奴,战功卓著;明法典、监建秦陵、兵马俑,给后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瑰宝;改良毛笔,传载文明;忠烈千秋,誉为后辈楷模。
2200多年前的笔祖蒙恬大将军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以血肉之躯铸造的这座爱国丰碑,永远耸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他那崇高的爱国精神,也一定能够,并且永远扎根于整个华夏民族的心中!我们都是蒙恬的后裔,名门旺族多么荣耀,前往祭奠先祖上柱香,祈福天下太平、国泰民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蒙氏文研会筹委会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陕西宗亲会宣传语:
一、千年后的大秦边关,烽火台的狼烟灭了,大理河枯了,朽木骨之地也易名了,但先祖蒙恬的身姿,还在秦时明月下灼灼生辉。
陕北的8月是醉美的,是空灵的,来吧,我们不唤,你们终也会来,而今我们共同呼唤,那就让山河再响一次号角,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有一杆我们蒙氏的大旗,历经岁月洗礼,低调要坚挺的飘扬!
二、陕西宗亲恭敬谦卑为全国蒙氏做好服务,愿把零散的祭祖争取成大规模的寻根问祖活动。陕西方面不修祠堂,不建庙宇,也不建纪念馆,不图任何功利,只为留守在此,2200年后恭迎外出各地的蒙氏后人来陕西寻找根魂荣耀,带走一掬黄土,留下永恒的族情。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秦将蒙恬墓,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西大理河畔。墓冢成馒头形。据《绥德州志》记载,墓高50余米。后因历史久远,风雨剥蚀和施工修建等人为因素,使墓冢成不规则的形状。
1984年,有关部门进行考古钻探,清理出秦代夯土层。蒙恬墓原有清代石碑两通(其中1通断为两截),碑高1.42米,系清·乾隆年间知州张元林所立,镌刻“秦将军蒙恬墓”,为知州江士松手书。
据史料记载,秦统一中国后派蒙恬率兵30万与监军扶苏驻守上郡,修直道、筑长城,逐匈奴,战功卓著,名垂青史。蒙恬含恨死后,部下将士无不悲愤痛切,将其遗体葬于绥德城西大理河畔,数千万将士用战袍兜土成墓,状似山丘。其后,蒙恬部下将士和上郡黎民百姓便效仿其生前 所用之笔,制作了许多毛笔。
从此,毛笔的制作和使用逐渐流传全国。清人阎秉庚曾题诗曰:“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
秦将军蒙恬墓---清道光二十八年绥德知州张元林所立,碑高1.42米,知州江士松手书。
甘祖昌和战友(估计已被毁)
数万将士用战袍兜土成墓,状似山丘的蒙恬墓。
历史评价
陈馀:“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
司马迁:“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
扬子《法言》曰:或问:“蒙恬忠而被诛,忠奚可为也?”曰:“壍山,堙谷,起临洮,击辽水,力不足而尸有馀,忠不足相也。”
曹操:“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司马贞:“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赵高矫制,扶苏死焉。绝地何罪?劳人是稥。呼天欲诉,三代良然。”
苏轼:“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
司马光:“秦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为之使,恬不仁不知矣。然恬明于为人臣之义,虽无罪见诛,能守死不贰,斯亦足称也。”
陈普:“劈碎崤潼坼太行,才通腥鲍到咸阳。地后山灵思报德,
故教蒙毅去輼輬。”
刘克庄:“绝漠功虽大,长城怨亦深。但知伤地脉,不悟失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