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师介绍
李国英,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负责人事、行政、财务等),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理事。
齐元涛,1970年生,山东淄博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周晓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李运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轮值)、古代汉语研究所所长、《励耘语言学刊》主编
刘利: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刁晏斌: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85工程特聘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孙银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词汇、语义诸方面的研究。
育明考博杜老师解析:
1、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5:1左右(竞争较激烈)
2、本专业有五个方向八位导师,每位导师招收一名博士生。
3、报考条件: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初试前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在核心刊物(见附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四篇以上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立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者发表文章数可酌减,但不得少于2篇。③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4、初试外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5、北京师范大学考博初试外语中不含听力。
6、学院并不指定外语和专业课复习的参考书。
考博微信15330027467
育明考博杜老师解析:
1、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共有5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及导师之间报录比差别不大。
2、文学院复试分数线并不是非常高,但考生之间拉开的分差却是比较大的。在初试的三门科目中外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而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只有掌握周晓文了充分的考试信息确定周晓文了正确的复习方向才能够拥有足够的竞争力。
五、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周晓文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的现代汉语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并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2003年5月,原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与古代汉语教研室合并成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2008年9月,二者分开,现代汉语研究所正式成立,所长为刁晏斌教授。本所招收现代汉语史和现代汉语词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现代汉语方言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修辞三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本学科7位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其中3位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现有教授3人:刁晏斌、孙银新、李晋霞周晓文;副教授1人:许小颖;讲师3人:洪爽、聂大昕、曹梦雪。
现代汉语史及相关问题研究:主要内容是用汉语史的观点方法来考察和研究现代汉语近百年来的形成过程及发展变化,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层面。
词汇学及相关问题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汉语词汇、构词法、语义、辞书及相关问题,重点研究现代汉语词汇和词典问题。
语法学及相关问题研究:该研究方向涵盖周晓文了功能语法学和生成语法学两个语言学流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功能语法学方面,主要运用功能语法理论,探讨动词直接做定语、词与短语的区分、复句等相关问题。生成语法学方面,主要运用形式句法学理论,探讨和分析汉语的句法结构,进行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界面研究、汉语句法结构和韵律结构的制约关系研究、汉语句法和语义的界面研究等。
语音学及相关问题研究:该研究方向关注社会语言学,情感语音信息处理,语音合成中声调和重音,普通话错音监测与反馈,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语音问题,语音感知,方言语音等问题。
现代汉语研究所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名义主办与德国著名出版机构德古意特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中英双语学术期刊“Global Chinese”(《全球华语》),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是学校及学院“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成果。
现代汉语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丰硕,已经出版的专著有“黎锦熙先生语言思想研究”丛书一套四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研究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书系一套三本(此后还会不断添加);此外还有《新时期大陆汉语的发展与变革》、《初期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差异与融合――海峡两岸语言应用对比》、《三朝北盟会编语法研究》、《现代汉语虚义动词研究》、《现代汉语史》、《现代汉语史概论》、《文革时期语言研究》、《现代汉语词素研究》、《现代汉语动词直接做定语研究》、《语言政策和社群语言――新加坡福建社群社会语言学研究》等。
目前,刁晏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正在进行中现代汉语研究所,此外还建设由许小颖副教授负责的现代汉语语音实验室,为学术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