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两年前,一个做医疗出资办理的朋友曾说过,咱们是时分去挣点钱了。他其时的意思是要把主营业务从保管医院变为直接出资,从羞答答地只挣一点儿办理费到声势浩大地拿股东报答。
最近见他,果不其然:他们在长三角敏捷拿下了四、五家二级医院,敏捷地把业务收入做到两个亿,成绩最好的一家赢利有2000万。这是个什么概念?赢利率10%!而世界公认的职业均匀水准是5%-8%。再给个比较:上海规划最大的那家三甲公立医院,某一年的业务收入27个亿,赢利只要戋戋100万!
听朋友说他们拿下的这些医院都有医保定点资历,据此判别应该都是非营利医院。那么朋友的医疗办理公司怎样完成投入报答是个问题,但不管怎样说民营医院的体系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功率再次被证明了。
这个并不新鲜,重要的是,朋友公司近两年的成功,几乎便是新医改赠送的大红包。
他们可以轻松地搞到那么多二级医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医改削弱了底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才能,因而患者很多上转,现有的县级医院忙不过来,给增量供给了时机。
就以我采访过的苏南某县级医院为例,其2011年上半年全体的就医人次比前一年上涨15%-20%。当地新农合树立已久,保证加强引发的医疗需求开释效应已曩昔,就诊量的添加明显来自底层上转患者。
怎样敷衍急剧添加的医疗需求?再由政府建医院吗?公立医院的功率低下早已无须赘言,长三角一带的政府官员们本质一流,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引入社会资本,批块地,给一批事业单位编制,给予医保定点。
当然需求阐明的是,上述操作里有不太标准的当地,比如说土地的问题或许打了擦边球,别的给编制的做法也是和去行政化的大趋势各走各路的,但在最为底子的医疗商场敞开问题上,这些当地掌握住了方向,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是应该鼓舞的。
这些医院怎样挣钱?很简单啊。来做手术,我给你供给好的病房,为宽阔舒适私密人性化多付点钱,你乐意吧?妇女做人流,必定得用无痛技能,选个作用好的麻醉法,这钱该花吧?术后恢复也很重要,咱们供给你恢复阶段,给爸爸妈妈亲人额定的关爱你还舍不得那点钱么?
一切这一切都出于自愿,医院绝不牵强,但在殷实兴旺的长三角区域,上述周到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很简单创造出需求。你说这算是诱导需求吗?就算是吧,这也完全是商场行为。非根本的项目都在医保之外,临床途径也管不到,出资办理方把这个叫做医院的流程再造,嗯,顺便把他们的赢利也再造了一下,多么聪明的思路啊。
你问这些医院的人才问题怎样处理?对想要做大的民营医院而言,这确实是个很大的困扰;但朋友的公司定位精准:就做二级医院,常见疾病和手术,其实对医师的要求不是那么高的。一方面和医学院签约定向培养,另一方面去中西部区域挖人。据朋友说,偏远区域不少高年资医师,其子女在上海南京等地就读大学,把他们挖到这里来作业,编制照给,酬劳更高,周末还能去周边大城市探望子女,何乐而不为?我几乎都要为这点子叫绝了!
朋友看准了方向,圈定了以上海为圆心、半径100公里的规模,计划高歌猛进。他其实也反哺了一个启示:该是商场的东西,政府你还要拿着不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