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涨停板 正文

基金k线(基金K线走势图实时行情)

wx头像 wx 2023-09-18 15:30:44 6
...

  

  

  

  

  

  周一早盘,两市高开高走,沪指接连突破多条均线压制,盘中涨幅近3%,距2900点只一步之遥,创业板更是大放异彩,盘中涨幅一度超5%。午后,两市持续高位震荡,临近下午两点,在银行股走弱基金k线的影响下,两市震荡下挫,涨幅有所收窄。但截至收盘时,沪指仍然录得1.75%基金k线的涨幅,报2859.5点,成交2028亿元;深成指上涨3.22%,报9665.13点,成交3012亿元;创业板指涨4.56%,报2023.13点,成交866.3亿元。两市仅33只个股飘绿。

  板块方面,两市各板块大面积飘红,题材股大热,国产软件、软件服务、送转潜力板块涨幅居前;银行股走弱,成两市唯一飘绿的板块。

  无惧A股“倒春寒”百亿级私募调研重组概念股

  第1财金专讯 近期A股市场遭遇“倒春寒”,但这似乎并不影响私募大佬的调研热情。记者获悉,今年2月私募公司共调研基金k线了125家上市公司,其中百亿级私募共调研了39家上市公司,定增、并购重组概念股尤为备受追捧。从调研公司的类型分,2月份的调研进程中,定增、并购重组概念股不断吸引着百亿级私募的眼球。据格上理财数据显示,百亿级私募调研的39家上市公司中,56.41%的公司近期有定增意向,近35%的公司拟并购重组。

  北京一家去年新晋百亿级的私募就调研了19家上市公司,其中17只股票涉及“定增”、“并购”等概念。在进行调研的12家百亿级私募中,11家私募调研个股均涉及定增或重组概念股,可见该类个股在众私募大佬眼中举足轻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百亿级私募调研的39只个股中,仅有8只受到两家以上的百亿级私募调研,而其中6只涉及定增概念。如,星石投资和重阳投资共同调研了“隆平高科”,博道投资和瑞华控股共同调研了“立思辰”。

  在调研个股板块的分布上,中小创仍是私募调研的密集区。2月份私募调研的个股中,中小板占比48.80%,创业板占比28.00%,而百亿级私募驻足的个股中,主板比例(36.17%)明显上升,以近13%的优势力压创业板。

  随着“互联网+”与“虚拟现实”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拓展,与之密切相关的计算机、电子等行业正飞速发展。同时,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缓解,价格持续上涨,景气度迎来回升。其中,化工、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行业占据着半壁江山,其中电子行业最受百亿级私募青睐,占比达14.40%。

  挖掘转型成长、聚焦政策和布局新兴产业是私募调研三大脉络。例如,兼具“互联网+”、“定增”、“并购”等几大标签的某上市公司备受关注,先后被18家私募机构调研,其中不乏展博投资和江苏瑞华控股两家百亿级私募的身影。 (上证)

  2800点附近入场积极沪股通再掏16亿抄底A股

  第1财金专讯 A股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指数大幅度的起伏,而从近一年的沪股通月度资金流量表可以看到,沪指上涨时港资较谨慎,而大跌之后则是坚决地买进。

  上述现象在2015年8月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去年8月和9月,沪指分别下跌12.49%和4.78%,而就在这两个月,港资通过沪股通分别抄底了214亿和15亿元A股。而在随后10月、11月和12月,沪指开始反弹并分别涨10.8%、1.86%和2.72%,就在这三个月里,沪股通从A股分别流出45亿元、165亿元和52亿元资金。

  今年1月,沪指跌了22.65%,港资便抄底了36亿元A股。而在2月,沪指仅跌了1.81%,港资只净买入A股29万元。虽然2月的净流入资金数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沪股通资金确实在今年的头两个月里持续抄底A股。

  值得注意的是,沪指3月份的月K线上涨4.55%,但是港资仍在持续的吸筹净买入。就在上周5个交易日里,有4天是净买入A股,只有一天时净卖出,一周累计净买入A股的资金达15.81亿元。此外,记者注意到,沪指在2800点附近,特别是2800点以下时,港资抄底A股更积极。从资金量上看,沪指2800点成了港资重要的吸筹点位。

  作为香港的机构投资者,惠理集团对2016年的A股市场态度较为乐观,他们在今年初就指出,“展望未来,预期2016年A股市场仍将持续波动,但同时长期利 好因素也将逐渐明朗。”此外,惠理集团还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5年11月30日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为A股造就另一长期利好因素。由于该决定将在2016年10月生效,因此并未即时刺激股市,但长远而言,人民币入篮预计可有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促进资金逐步流向A股市场,利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由于沪股通标的的限定,港资只能通过沪股通交易沪市大、中型市值的上市公司。

  从以往沪股通的经验可以看到,金融、白酒股一直深受港资的喜爱。不过从今年一、二月的沪股通交易数据看,进入2016年后,金融股显然“失宠”。在今年头两个月里,恒瑞医药则是“一鸣惊人”,被净买入的金额最多,达到了8.2亿元。而中国铝业被港资买入也较多,达5.3亿元。 (每经)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默认大小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地址:https://www.changhecl.com/365087.html

标签列表

退出请按Esc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