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疗股票 正文

港股通标的股票(港股通标的股票指什么)

wx头像 wx 2023-07-13 13:20:08 6
...

  “深港通”通车在即港股通标的股票,将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启动。届时港股通标的股票,76%港股通标的股票的A股市值和87%的港股市值将实现互通。在“沪港通”试点成功基础上推出“深港通”港股通标的股票,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沪港通”回顾

  2014年4月10日,两地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两地交易所开展“沪港通”,当日,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发表演讲指出,将着重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在随后的6个月内,两地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始交易。

  安排“沪港通”制度时,基本的原则是“制度成本最小化”,尽量按照属地原则,以便投资者习惯当地的制度安排,制度变化最小,获得最好的收益。所以,当时“沪港通”有五方面的制度要点:第一,属地原则;第二,互为结算参与人,中国结算、香港结算相互成为对方的结算参与人,为“沪港通”提供相关的结算的服务;第三,投资范围,两地监管机构协商确定股票标的;第四,额度管理,对人民币跨境投资额度实行总量管理,并设置每日额度;第五,内地只有机构投资者和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万人民币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港股通交易。截至2016年8月29日,“沪港通”标的有685只,港股通标的有338只。

  “沪港通”资金流向经历了四个阶段。初期呈现“北热南冷”的格局,北上比南下多;2015年4-10月形成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2015年年底南下资金又超过了北上;近期南下和北上规模大致相当。

  “沪港通”的沪股通里交易最多的股票是大盘蓝筹股,前三大行业是金融地产、工业和可选消费。港股通最活跃的标的是大盘H股公司,前三行业是金融、工业和非日常生活消费品,排在前几位的是建设银行、汇丰控股,中国中车等。

  从投资者结构分析来看,参与“沪港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贝莱德、富达投资、威灵顿等境外大型的机构投资者都通过“沪港通”配置参与交易,这也表示实现了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初衷和目的。“港股通”大部分为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占比比较小,后期基金公司、险资公司子公司等内地机构投资者才开始参与港股通交易。

  “深港通”展望

  在“沪港通”试点成功基础上推出“深港通”,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法制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分享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成果;

  第二,有利于促进内地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

  第三,有利于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稳定和提升信心;

  第四,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深港通”的主要制度安排还是参照了“沪港通”,遵循两地市场现行的交易结算法律法规及运行模式:

  交易结算活动遵守交易结算发生地市场的规则和业务规则;中国结算和香港结算采用直连的跨境结算的方式,相互成为对方的结算参与人;投资范围限于两地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协商确定的股票;对跨境投资实行每日额度管理,并同时实时监控,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对投资额度进行调整;投资者遵守其委托的证券公司和经纪商所在地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深股通投资者与沪股通适当性要求基本一致,但对于深股通创业板标的,初期香港证监会仅允许香港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港股通投资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资金账户余额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

  在标的范围上,经各方沟通一致,“深港通”投资按照一定股票市值筛选后确定,“深港通”下的深股通股票范围是市值60亿人民币以上深圳成份指数和深圳中小创新指数的成份股,以及深圳市场上市的A+H股,与“沪港通”标的大盘蓝筹股相比,深股通呈现了鲜明的市场特色,更多地代表了中国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成长性较高的行业和产业。

  “深港通”相比“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深港通”的港股通增加了很多新的股票。按照2016年4月份的数据测算,深股通的股票是812只,市值占深市总市值之比约76%;港股通的标的股票是从原来的“沪港通”的318支增加到430支,目前占香港总比约87%。

  今年8月,两地监管部门发布“深港通”联合公告,在声明“深港通”不再设总额度限制的同时,一并取消了“沪港通”的总额度限制。取消总额度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吸引境外长期投资者,有利于更充分发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积极作用,也标志着更大程度的开放。

  深股通的每日额度是130亿元人民币,“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每日额度由沪深交易所分别控制,两个都是105亿人民币,互不影响也不相互调剂。每日额度对调解跨境资金流动已经能够起到非常充分的作用,“沪港通”开通近两年中,沪股通的每日额度使用率只有5%左右,港股通每天只有7%左右,说明每日额度基本够用。同时,资金在封闭账户运用,专款专用,更加安全。

  “深港通”与中国经济转型

  去年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一场大的股市异常波动,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以来的大事件。一方面对中国资本的异动对金融安全的稳定和管控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监管层面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支持作用又提出更高要求。

  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通过简单刺激需求来推动经济发展,而是更多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增长。资本市场可以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强大的支持,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都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加快完成。

  要建设什么样的金融体系?IMF两位经济学家曾在2007年做了一个研究,选取了17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近五十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这五十年之间,发生过大小近80次金融危机,统计下来,每一次复苏最快都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四个经济体,正好是17个国家中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占比最高的国家;而复苏最慢的是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和比利时,正是这17个国家中金融结构中银行处于主导地位的四个国家。

  此研究在统计上是非常有力的一个证据,证明了一个国家如果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比较发达就比较有弹性,碰到危机之后复苏能力较强。相反,如果是商业银行主导的经济体系可能复苏的速度就比较慢,经济弹性也不够强。

  无独有偶,历史重复上演,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再回头看2008年至今,将近十年时间中,在发达国家中复苏最快的还是美国经济,英国也相对比较有活力;而日本和德国、一些欧盟国家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经济体,他们的复苏速度远不如这些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IMF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充分说明一个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弹性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对我国建设金融体的启发,最终应该建设一个资本市场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体系,以提高经济的弹性和竞争力,但这是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应该是不断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直接融资比重,这应是既定和坚持的目标。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出现一个奇特的两难现象,首先是资金多、投资难;企业多,融资难。在1979-2009年期间,三十年中国人均GDP增长了178倍,人均储蓄的增长1619倍,可以说是爆炸式增长。财富的增加的同时,由于金融体系不完善,资金的配置效率还有待完善,资金多原本是好事,最后变成问题。

  所以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泡沫,股市泡沫、债市泡沫、房市泡沫,大宗商品市场也出现投机和泡沫的现象。另外一方面,中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达到上市标准的企业就已经超过1000家(2013年数据),大量的中小企业缺乏融资渠道。一方面大量资金找不着投资渠道,另外大量的企业找不到融资平台。

  目前中国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增量的发现,能够发现战略新兴产业。硅谷的模式,是通过VC、PE实现资本市场与科技的对接,引导科技人员和创业人业带领他们的企业走向更大的平台,带动了一波又一波高科技起飞。硅谷的成功模式就是科技和资本结合。如果能够以这种方式推动中国的中小企业和PE、VC、资本市场的结合,也能够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发现和成长。例如,在资本市场支撑下的阿里巴巴、小米等,在短短几年成长为世界级的企业。

  经济转型的第二个方面是存量的优化,中国目前有大量的过剩产能,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并购去优化整合。在很多发达国家,像美国,他们在重工业化阶段也是主要通过产业并购解决了当时这些问题。

  经济转型的第三个方面是化解风险,总体来说,中国的经济杠杆率高于新兴市场的平均水平。实际上在这个背后是我们长期以来,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我们金融结构的失衡比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都严重。要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体系来改变这个趋势。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一个强大而高效的资本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之一就是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资本市场是各种要素汇集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所以应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供给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还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使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到资本市场上来,从而直接和间接地支持各行各业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五大内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去库存,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资本市场上的并购来淘汰落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效应;去杠杆,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还有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俗称四板,广义上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还应包括香港H股市场、VC、PE和天使投资等,通过多种渠道为企业补充资本金,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降成本,既有政府简政放权、减税的内容,也需要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融资效率,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补短板,中国现在大部分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也处于中低端,补短板需要我们发展高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推动资本和科技的结合,焕发广大科技机构和人员的创业热情,推动高端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补短板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利用资本市场的工具和机制,实现扶贫减贫。

  建设一个强大而高效的资本市场有两点要素,一是改革,二是开放。

  改革包括前面提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也包括方方面面制度的变革。中国证监会在过去几年中推动的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改革,经过改革,审核效率大大提高,现在平均企业赴香港上市在证监会程序大概在一个月之内,所有审核要点和审核流程全部网上审核。

  企业境内和境外上市各有利弊,境内上市的优势是:投资者群体和消费者群体高度融合,广告效应巨大;市盈率和估值较高,融资额大;与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沟通较为方便。但排队过程较长。境外上市的优势是:过程相对简洁透明,可预见性强;国际机构投资者对创新企业和特殊行业有更丰富的投资经验和较合理的估值;跻身于国际市场,有利于完善治理结构和拓展国际业务;增发及并购活动相对便捷。但一些行业和企业的估值低于国内市场,脱离本土市场投资者或消费者,沪港通/深港通后可望有所改善。

  对境外上市,简单说应该是这样三句话:第一,用好境内和境外两个市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取向;第二,中国证监会大力改革简化境外上市程序,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通畅的渠道;第三,从长远来看,很大一部分中国企业或者是内地企业将实现境内境外两地上市,A+H,或者是A+纽约、纳斯达克,一方面这些企业要跟本土的消费者和上下产业链结合,另外一方面需要有国际平台跟国际投资者进行对话,同时也帮助他们走出去跟国际同行进行竞争与合作。

  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开放是两个驱动轮,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向发达市场学习和借鉴,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边学习、一边赶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沪港通”和“深港通”,是在我们资本市场开放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代表着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的进一步联通。它的意义是非常深远,首先是支持香港的繁荣,同时也推动A股市场的改革和制度建设。香港市场与A股市场具有非常特殊的关系,一方面文化相近,很多企业两地挂牌;另一方面,香港是一个发达市场,很多制度安排与国际标准都非常接近,而内地是一个相对本土化的市场。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可以引导更多的内地资金和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同时推动甚至倒逼A股的市场的制度完善,提高其市场效率和监管水平,实现了双赢,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安排。此外,两个市场的联通也有利于未来上海、深圳和香港三个市场更好地融合,形成与华尔街比肩的世界金融一极,更好的支持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全球有发达市场23个、新兴市场23个,前沿市场(相对更加欠发达一些)30个左右,包括很多非洲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包含A股的中国市场属于新兴市场类别,它包括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和纽约上市的H股、红筹。A股市场还没有纳入,而菲律宾、泰国、印度市场都已经被纳入,今年巴基斯坦市场也被纳入。按照分类,A股不是第三梯队,是在第二和第三梯队之间,如果被纳入了MSCI新兴市场指数,就意味着进入了第二梯队。对比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发展阶段和水平总体还比较落后。而我们的体量是全球第二,但是市场的质量、效率、监管水平还差强人意,这样一个巨大的反差和不匹配也是我们的市场不断发生和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有大量的企业走向海外,去参与海外的并购。2001-2012年,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参与并购的数目,大致增长了50倍。这些企业走出去需要投资银行给他们提供融资、提供金融服务、咨询。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应该跟着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同时一带一路的倡议,也需要大量的金融服务和投行服务,这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国际化和对外开放的应有之意,也是中国证券服务业的一个巨大的契机。

  韩国在MSCI指数的分类中还是新兴市场,但是富时指数的分类中它已经是发达市场了。提到韩国,是由于韩国是一个比较典型从新兴市场走向了发达市场的案例。二战结束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只有两个市场成长为了发达市场:以色列和韩国。以色列有很多英美人直接过去复制制度,所以跟A股市场或者是内地市场不太可比。但韩国市场是可比的,文化上也有很长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它从一个落后市场、新兴市场自己生长最后成长为一个发达市场。

  韩国在80年代和70年代的时候资本市场还是非常落后的,当时新兴市场中最主要的代表就是韩国市场,转眼二十年后的今天,它已经能够跻身发达市场行列了,非常值得尊重。在发展过程中,开放是一个非常的重要手段,在开放中不断的学习,包括引进了国际金融机构跟他们进行竞争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韩国的高科技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同时韩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为韩国资源配置方式的巨大转型做出了贡献,由以前的财阀、大企业、大银行家所主导的方式,走向了以资本市场发挥重要作用的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式。韩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重由原来的20%提升到50%,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对韩国高科技的引领、对韩国社会透明度、文明的进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个过程中,开放是重要的一环。

港股通标的股票(港股通标的股票指什么)

  韩国从1992年纳入MSCI到2009年正式步入发达市场指数,大概花了17年的时间。所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沪港通”、“深港通”,能够帮助我们的市场更快地成为一个发达的市场、高效的市场,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保障。

  中国的社会消费在升级、技术在进步,加快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有效推动资本和科技的结合,将加快中国崛起的步伐,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迈上新台阶。

本文地址:https://www.changhecl.com/317942.html

退出请按Esc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