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证券 正文

量化选股策略(量化交易策略模型)

wx头像 wx 2021-11-14 09:34:52 6
...

震蕩行情的新利器?詳解頭部量化機構都在佈局的全市場量化選股战略

近期,面對持續震蕩的市場環境,一些頭部量化私募開始有新動作瞭,如明汯投資、九坤投資等量化巨頭都在推广股票量化優選战略產品,該战略並不對標某個指數,而是全市場量化選股。相較於當前常見的滬深300、中證500指數增強等战略,股票量化優選战略放開瞭對特定指數增強風格的约束,允許持倉組合依照alpha凹凸靈活調整一籃子股票的風格,在坚持足夠分散度的基礎上寻求中長期絕對收益。

300456股吧?300456股吧

量化巨頭佈局全市場選股战略,或是由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首要,本年指數貝塔收益或许不太顯著。對於本年接下來的行情,市場遍及共識是指數層面的機會或许不太顯著,較大概率維持震蕩局势。指數增強战略雖然也是選股,可是要參照指數,本年市場風格不明顯,指數的貝塔收益也會有所減弱,所以全市場動態捕捉個股機會的战略或更具優勢。

眾融眾投?眾融眾投

其次,指數增強战略賽道較為擁擠。上一年指數增強類战略發行量較大,尤其是中證500指數增強战略集合瞭較多資金,形成該賽道存在必定程度的擁擠。此外,前期熱銷的掛鉤中證500指數的雪球產品也會在必定程度上按捺指數的波動率,形成部分指增战略超額收益獲取難度添加。

大成價值增長基金?大成價值增長基金

全市場量化選股的興起或許將標志著國內量化權益產品的比拼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實際上市場對量化战略的傾向性一直在變化,干流的量化战略也一直在變化,大致能够分為量化對沖(2011-2015)、指數增強(2016-2020)和全市場選股(2021起)三個階段。

那麼全市場量化選股战略到底是個啥?和指數增強战略、量化對沖战略有何異同?

本文將通過整理並復盤國內量化市場的歷史階段演變,比較各類战略的異同,剖析為安在量化發展初期,量化對沖獨占鰲頭;而指數增強又是怎么後來居上;以及為何當下全市場選股開始遭到市場的追捧。

內外要素共促人才回流,國內量化方舟正式起航

2008年美國遭受次貸危機,眾多對沖基金遭受严重沖擊,為瞭自保,機構紛紛采纳裁員、減編、降薪等舉措。與此同時,國內正式推出瞭備受等待的股指期貨,為量化战略供给瞭重要的东西基礎。至此,在內外要素模模糊糊效果下,很多的海外量化從業人員開始歸國發展,為市場供给瞭很多專業化人才。

在國內量化的萌发階段,行業整體處於探究和積累階段,公募基金產品以指數型基金為主。私募方面,產品方法主要以信任方法存在,包含ETF套利基金和封轉開套利等。

對沖時代:量化賽道百花齊放,量化對沖脫穎而出

到瞭2011年之後,量化產品開始快速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现象,其主因是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推出。2011年到2018年,量化對沖開始成為市場最干流的量化战略,又能够細分為幾個階段:

榜首階段,2011至2015年上半年

由於市場行情波動較大,權益多頭類產品凈值隨之波動崎岖,讓人又愛又恨。量化中性類战略在此階段擁有較高的夏普,可謂“穩穩的美好”,因而備受市場推重。什麼是量化對沖战略?量化對沖战略的根本操作方法是買入一籃子股票多頭組合,同時持有空頭东西(股指期貨、融券、期權等)、以對沖指數的漲跌,獲取跑贏指數的那部分收益。

以期指對沖的市場中性產品,其產品收益來源能够大略分红兩個部分:阿爾法超額收益和期現基差收益(或損失)。這一階段的對沖類產品有幾個有利條件,一是期指持續的負基差現象不明顯,乃至偶有正基差;二是持續的高波動行情導致超額收益十分好做;三是典型的小盤行情,市值等風格因子的露出就能帶來較為豐厚的超額。在該階段,簡單多因子模型就有顯著超額和較低的回撤,風險收益比十分杰出,也獲得瞭很多資金、尤其是穩健風險偏好資金的追捧。這類战略在2014年末的量化對沖“黑天鵝”事情中遭受榜首次大考,部分彻底不做風格與行業因子中性化的战略被筛选。

第二階段,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

2015年 6月股指期貨受限後,股指期貨持續深度貼水,量化對沖战略在此階段雖然超額收益合计顯著,但受制於對沖本钱過高且開倉手數约束,堕入沉寂。

第三階段,2017年至2018年

2017年头,股指期貨開倉约束放松,量化對沖战略又開始興起,但市場已經發生變化,此前大行其道的簡單多因子战略在2017年遭受严重打擊,小市值、超跌、小盤等之前超額豐厚的風格因子失效乃至逆轉。同時,高頻量價模型兴起,大類的高頻量價信息疊加機器學習算法出眾的信息发掘才能,超額收益十分驚人,對沖後收益穩定且顯著,加上2018年的單邊跌落行情讓眾多權益多頭的投資者傷瞭心,高夏普的高頻量價對沖战略迅速成為市場的矚目點。

指增兴起:負基差&指數轻视,指數增強成為干流

在2018年高頻量價战略招引瞭市場註意力,很多資金湧入後,股指期貨持續貼水現象開始變得嚴重,極大地侵蝕瞭量化對沖战略的業績表現,一些量化浓艳人開始考慮放棄對沖頭寸。再加上在2018年慘烈的單邊跌落行情後,A股絕大多數指數估值處於歷史極低區間,指數的Beta價值頓時凸顯。在這個布景下,指數增強战略開始遭到市場追捧。

指數增強战略,是指在必定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約束下,以寻求相對基準指數超額收益為主要目標的基金產品

所謂“增強”,旨在不以彻底復制標的指數為意图,而是通過基金經理選股、調整指數成分個股權重等主動浓艳手法,允許有必定跟蹤誤差,在實現有用跟蹤標的指數的獲取Beta收益的前提下,力爭實現逾越指數的超額收益(Alpha),力求實現Beta+Alpha的組合收益。由於確定瞭對標指數,beta收益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評價指數增強浓艳人時,一般著重看他創造超額也便是alpha的才能。

2019年至2020年,指數持續上行,指數增強战略超額收益也很明顯,尤其是頭部量化私募。比较海外市場,國內的指增超額相對简单獲取,20%+的Alpha屢見不鮮,而海外均匀每年僅能超額2%-3%左右。同時,國內頭部私募的超額表現則更為明顯,某些年份乃至能達到40%+。

疊加指數自身的漲幅和不菲的超額收益後,指數增強战略在過去的兩年裡盈余豐厚,天然遭到瞭市場的追捧,尤其是2020年,很多指增類战略產品得以發行。

新時代:全市場選股與主觀多頭PK

當下,滬深300和中證500等寬基指數,在上行瞭兩年後,估值均觸及相對高點,上證50和滬深300在大市值風格下乃至已挨近歷史高位。我們選取瞭300和500的PE-Band,從下圖可見,兩者均在市盈率(PE)估值上相較2018年年末有瞭十分明顯的抬升。未來指數的Beta機會或許沒有前兩年那麼顯著瞭。

在Beta收益受限的條件下,指數增強战略業績得依仗另一大收益來源——選股所帶來的超額收益。可是现在結構性行情占主導,疊加資金很多湧入後形成賽道擁擠,超額收益的獲取難度添加。

在指數Beta收益預期不高、賽道擁擠的情況下,繼續錨定諸如中證500等寬基指數,有點類似帶著鐐銬跳舞,那些保证不偏離指數的風格或行業約束會必定程度犧牲選股的超額收益。在該種情境下,全市場選股战略的呼之欲出不難了解。自誕生之日起,量化行業就具有極高的適應性和主觀能動性,從純被動產品到量化對沖,從量化對沖到指數增強,量化從業者總是能敏銳地調整战略,使之適應市場的風雲變化。全市場選股战略與指數增強、量化對沖的異同我們簡單總結如下圖所示:

擺脫瞭風格與行業的約束後,全市場量化選股战略能够通過數量化手法全力发掘優質個股。不僅是量化私募,多傢主觀多頭战略私募近期也公開發聲,本年個股发掘將為組合貢獻大部分重要收益。機構多數觀點認為:V型復蘇的增速高點大概率已過,流動性寬松的時間長度或许會超出市場預期,宏觀層面呈現出根本面下行、流動性上行的組合。這種行情下,很難有顯著的風格分解態勢,更多呈現為個股分解行情,不論是大市值還是小市值板塊中,都存在相當數量的中轻视值優質個股。從該種意義上說,全市場量化選股战略與主觀多頭的業績更具可比性,有某頭部量化機構表明,觀察過去三年的實盤數據可見,比较於主觀多頭战略而言,量化多頭战略的收益率和回撤操控情況均較為亮眼。

量化巨頭們跨越到全市場選股,盯住主觀多頭業績比較,顯然有瞭更大的發揮空間,讓我們拭目而待他們的表現吧。

本文地址:https://www.changhecl.com/3056.html

退出请按Esc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