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获”独角兽背面:超利贷工业链的丧命“b”
“2019捕获独角兽最多的组织是哪家?答案是红杉、阿里、腾讯……和警方。”微信朋友圈的段子折射出一段时间以来职业的轰动频发和风声鹤唳。
9月以来,包含多家触及暴力催收和为超利贷供给技能、数据支撑的大数据公司被警方查询,从职业催收端一路上溯排查至风控技能环节,新颜科技、魔蝎科技、聚信立、公信宝等头部组织连续被卷进。
此轮轰动在“十一”后进一步晋级。月21日上午,因公司委外组织触及暴力催收,51信用卡(2051.)相关人士一度被警方带走帮忙查询(后已回来)。整理触及上市公司也直接导致言论爆破,乃至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破圈”效应。由此,互联网金融圈子中的灰色工业链也随之浮出水面进入群众视界。
各种信号显现,此轮整理之下,依托违规爬取个人信息用以导流、风控和暴力催收的超利贷业态正在遭受“团灭”重创,而作为支撑其工业的大数据公司,长期以来的“灰色”事务方法也迎来拐点。
整肃合流“捕猎”
跟着此轮整肃不断晋级,不少业内人士感叹:力度之大有别以往!
“此前的查询更多会集在催收范畴,都是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或马甲公司,但对数据公司的查询则不相同,摩蝎、聚信立都是圈内知名企业,对整个职业的轰动极大。”一位上海风控职业人士向《我国经营报》记者表明。
在多位受访职业人士看来,此次风云肇始自催收范畴,但扫黑除恶、净网举动、冲击不合法放贷以及互联网金融危险整治等多层次、多部分监管在本年以来替换进行,客观上形成了整理的“合流”,而以超利贷、套路贷为代表的业态则是问题高发区和要害的监管交集。
事实上,针对年化利率36%以上小额现金贷的监管早在2017年12月就已发动,但据记者了解,一大批现金贷途径在尔后由明转暗,换个“马甲”转入地下持续搞,趋势愈演愈烈。超利贷、套路贷便是随之呈现的比高利贷更恶劣的掠夺性告贷方法。
阅历本年央视“3·15”之后,被曝光的“714高炮”等超利贷小众业态开端被社会所知。简略来说:“714高炮”指的是期限为7天或14天的超高利息网络告贷,其包含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年化利率底子超越1000%。
一位股份制银行风控部分负责人向记者泄漏:在本年“3·15”之后,一部分“714”亦开端快速转型,肆无忌惮为“55高炮”——借1000元,但到手只要500元,5天后还1100元,年化收益能够做到5000%乃至10000%。更凶猛的“150”产品,告贷人1天后还款,砍头息外还需求付出50%的利息。
如此超高利率告贷,打破高法设定的36%利率红线,处理的问题已不再是正常的“普惠金融”需求。此类事务的告贷人,一部分是底子没想过还钱的骗贷大军,另一部分则是告贷时不了解套路深陷其间。不管哪一种,想促还款,要点便是催收轰炸。
多位业内人士在受访时泄漏,数据类公司违规搜集个人信息一向存在,但较少触及刑事,此轮查办数据类公司的重要原因是其相关了恶性的刑事案件——催收公司在催收进程中触及暴力乃至引发命案,警方在排查进程中发现为催收公司取得的受害人定位和通讯录信息的数据公司,遂开端摸查上游数据来历。
对暴力催收的冲击晋级,有着特定的监管布景。本年4月,全国扫黑办在北京印发《关于处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定见》。月21日,五部分印发4个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令方针文件,其间《关于处理不合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定见》明晰,“将冲击目标确定社会危害性最为杰出的不合法高利放贷,明晰在科罪量刑时以单次实践年利率超越36%的不合法放贷为基准”。
此外《关于处理运用信息网络施行黑恶势力违法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定见》指出:对经过发布、删去负面或虚伪信息,发送侮辱性信息、图片,以及运用信息、电话打扰等方法,挟制、挟制、恫吓、滋扰别人,施行黑恶势力违法违法的,应当精确确定,依法严惩。
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假如单纯针对催收整理,并没有触及职业丧命问题。在前述上海风控职业人士看来:此轮查办之所以说“史无前例”,是由于查询从告贷事务链的下流(催收)不断走向上游(技能、风控)。在冲击套路贷、超利贷的进程中,为上述违法业态供给体系、风控技能、数据信息的上游企业同时成为冲击目标。
“假如从事务逻辑上看,不合法爬取个人数据,是现金贷死灰复燃为超利贷、套路贷进程中的重要东西推手。由催收问题走向对数据来历的查询,才触及了职业商业方法的命门。”该风控人士以为。
工业链命门:违规数据爬取
拆解网络放贷工业链要害点不难发现:贷前获客、贷中风控、贷后催收均与大数据的运用休戚相关。跟着从此次警方查询的途径,一条超利贷、套路贷的“大数据放贷”工业链开端浮出水面。
9月6日,被警方第一轮带走的是杭州的魔蝎科技和新颜科技两家数据服务商。前者是运营商数据陈述为特征,后者则主打人工智能,为不少告贷途径供给身份认证环节的人脸辨认技能。
有告贷超市从业者向记者泄漏:人脸辨认是超利贷贷前风控的要害一环,能够辨认告贷者是否为自己,供给此类技能的公司遭到查询,意味着超利贷第一道风控环节遭到冲击。而运营商数据一般包含着移动三要素——名字、身份证号和手机信息,这也是“超利贷”途径反诈骗环节中的重要依据,这部分数据缺失,事务则或许直接停摆。
超利贷的工业链上,告贷超市为超利贷途径供给流量,数据和公司为其供给放贷体系和风控所需求的数据、技能,催收公司则承当对贷后逾期的办理,一切环节均严峻依托通讯录等隐私信息。在此之中,数据公司可谓工业链“中枢环节”,而爬虫技能成为获取数据、支撑其商业方法的要害。这也使得商场参加方愿意为之逼上梁山。
“我从来没有贷过款,但前不久居然接到了催收电话。催收的欠款人是之前帮我家做过装饰的包工头,可见对通讯录的爬取有多狠!”一位上海数据组织高管向记者直言。在他看来,现在商场上大都三方数据公司的数据来历均无法深究,“或许有买来的,或许有交流的,但大部分是‘爬’来的”。
爬虫技能,是一种依照必定规矩,自动抓取网络程序或脚本的技能。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网络请求告贷进程中,告贷途径不光可取得告贷人的身份证、手机号,注册进程经过“授权内容给第三方”等表述的“概括性授权”,能够同时获取检查通讯录、短信、相片等多项权限。
尔后,途径协作的大数据风控公司即可在“授权”保护伞下经过爬虫技能去爬取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通话时长、短信、方位信息乃至聊天记录,刻画出一个人的联络网络。
获取了一应俱全的个人信息,高炮途径不光能够据此去做贷前风控,也能够去做告贷人周边团体的告贷营销。在告贷人逾期后,还能经过轰炸其通讯录亲朋直接施压。
据前述上海风控人士泄漏:更有甚者,运用比爬虫更凶猛的技能(嵌入代码的软件开发东西),能够直接爬取其他同业PP上的放款额度,“相当于别人为自己做了风控,能够闭眼放贷。比照联合建模在自有数据或购买数据在本钱上的门槛,爬虫抓取可谓物美价廉——购买数据一份一两块,告贷本身才一两千块钱,不合算”。
曾上任北京互金协会的一位技能专家告知记者:这种做法违规之处在于,首要,用户授权的是告贷途径,而不是第三方数据商,数据商拿到这些信息本身是不合法的;第二,很大都据商拿到信息会再用于其他服务,乃至交流生意,就更触犯了法令红线。
事实上,即便在协议中说到“授权第三方”,这种“含糊性授权”也并不被法令答应。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邵晓玉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表明:由于数据范畴我国没有有上位法出台,针对爬取数据在实践事例中会结合《网络安全法》《刑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归纳考量。就现在而言,爬取非公开信息以及个人数据是危险点,特别是个人金融数据,未经过三重授权的爬取必定触碰红线。
“三重授权指的是,途径在获取个人信息的时分要取得用户的赞同,而第三方在爬取途径上的个人信息时,需求途径赞同的情况下,还需求额定再次取得用户赞同。”她着重。
正是经过爬虫技能取得的低本钱数据,为大数据公司的兴起供给了丰厚的产品资料。记者获取的一份某头部数据商2018年产品报价单显现,其间心产品“小额消费金融分”即介绍称“依据本身数据和运营商等授权爬取数据开发”,而逾期产品中则包含“智能相关”等晚期催收产品。其间,“分”产品处理判别告贷人多头假贷和诈骗或许,“智能相关”则是催收阶段的利器。
前述上海大数据组织高管泄漏:“智能相关”能够理解为“失联修正”,是严峻逾期催收时的重要项目。支撑这一服务的根底是,依托爬虫技能取得告贷人通讯录后,即便告贷人逾期后替换手机号码,依据其通话记录进行相关图谱剖析,依然能够从头找到他。“在此进程中,数据公司不会将用户号码直接给到催收公司,由于这是清楚明了的违法行为,它们一般是供给一个虚拟号段,用于触达逾期人。”
而假如在催收进程中呈现恶性事件,供给此类服务的上游公司也难辞其咎。“数据运用的灰色地带太多,查询起来乃至很难说清楚。”据该人士泄漏,此前涉事的一家具有运营商布景的数据公司问题即与此有关。
职业拐点到来
事实上,针对数据商的前一轮会集整肃要追溯至2017年6月《网络安全法》出台前后。彼时,引起言论高度重视的是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堂被查询。其由于在8个月内日均传输公民个人信息1.3亿多条,上一年8月宣判后成为大数据职业爬虫公司遭到刑事制裁的首个事例。此外,本年3月,简历大数据公司巧达科技涉嫌违规搜集贩卖个人数据,办公室被警方查封,一度引发轰动。但相关查询布景和逻辑与此次有所不同,也并未和网络信贷范畴有直接联络。
在前述上海数据组织高管看来,此轮对数据商的冲击客观上“掐住”了网络超利贷的嗓子。据记者了解到,现在在整肃途径上,经过追查数据供给商、严控付出通道、刑办不合法催收,超利贷业态正在被赶入死角。
“咱们之前现已做了多轮排查,大力度清退了一些高炮途径。”有华南付出公司人士向记者泄漏。据其所知,多家付出公司均在紧迫处理关停相关扣款通道,“查得十分严,现在没人敢再接,八九月份就砍掉了,过了国庆也没敢再开,现在超利贷简直是和博彩相同危险”。
而数据源关掉后,许多告贷产品只能停掉。告贷超市从业者王冬(化名)地点途径还算相对正规的进口,半个月来现已下了十几个产品,九成到现在也没康复。据其泄漏:商场上网络小额现金贷现已少了一半,还在线上的产品,也都在减缩途径。
“一些714高炮途径6月时就不干了,实力强一点的转战海外,但海外门槛并不低,展业现在都需求车牌,有资金门槛和必定的股东布景、当地资源要求,总归现在国内国外都不好干。”王冬泄漏。
前述银行人士告知记者,此轮风云后,多家银行现已暂停了和涉事数据服务商的协作。出于银行一向的慎重情绪,这个暂停期限或许将“很长”。
在雷霆监管之势下,数据职业团体“人心惶惶”,简直整体组织挑选“低沉”避风头。一位国资布景数据公司人士向记者表明,没有针对大数据的上位法,也让数据运用上存在许多含糊地带,我们猛打擦边球,一旦出了问题,被查询起来由于不专业也说不清楚。但他认同,近年来大数据公司在灰色地带“狂飙猛进”的态势或许将有改动。
那么展业中,数据类公司究竟有没有一种相对合法合规的途径?
在前述上海数据组织高管看来,尽管没有十分明晰的法令结构,但在实践总结中,职业合规组织遍及认可的有三个要害准则:
第一是“你有我也有”准则。“能够理解为数据不出本地的交融。比方甲乙两家公司都具有同一用户的授权数据,但甲方有的是线下行为数据、乙方有的是线上消费数据,那么两家能够经过数据交融,联合建模,在两边数据不出本地的情况下,优化相关服务,这种方法底子不存在法令危险。”
第二是意图性准则。看获取信息终究被用于什么,是更好地供给服务,仍是骗钱或许掠夺性告贷。
第三则是危害性准则。“当这件工作造成了严重恶劣影响,比方人命案,那不管意图是什么都踩踏了法令红线。”
在此趋势下,此前“不屑于”走“联合建模”之路的玩家也正在调整身段。前述某国资布景数据公司人士就向记者泄漏:此轮涉事的某头部数据公司此前曾回绝过与其公司协作,但风云以来,开端自动触摸,期望一起研制产品用于竞标。
“他们危险太大,我没赞同。”该人士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