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30日 第 02 版)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前景方针大纲明确提出,依照小步调整、弹性施行、分类推动、顾全大局等准则,逐渐推迟法定退休年纪。
为什么要推迟法定退休年纪?怎么了解这些准则?记者采访了人社部我国劳作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
推迟退休有利于活跃应对人口老龄化
金维刚表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前景方针大纲明确指出,推迟法定退休年纪主要是依据4个方面的考虑,即人均预期寿数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受教育年限添加、劳作力结构改变。
我国人均预期寿数已由新我国建立初的40岁左右进步到2019年的77.3岁,其间与退休年纪直接相关的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数已超越80岁。与之相对照的是,我国员工法定退休年纪1951年确认后,70年没有调整。因而,有必要依据人均预期寿数的进步对退休年纪准则进行恰当的调整,使两者可以科学匹配。
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18.1%,估计“十四五”时期晚年人口将打破3亿。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的布景下,假如退休年纪不作调整,意味着作业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清楚明了的。
从受教育年限遍及添加看,新增劳作力中承受过高等教育的份额超越一半,劳作者均匀受教育年限已达13.7年,开端作业的年纪不断推后。在退休年纪不变的情况下,均匀作业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糟蹋、人力本钱利用率下降,特别是在高校、科研机构等高学历人员会集的单位和职业,情况更为杰出。
我国劳作年纪人口数量从2012年起开端呈现下降,年均削减在300万人以上,而且削减起伏在加大。假如推迟退休方针当令适度推动,开发利用好规划日益巨大的晚年人力资源,将在必定程度上进步劳作参加率,改进本钱和劳作力装备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老龄化行将从轻度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这一历史性改变,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多方面发生严重而深入的影响。因而,必须坚持体系观念,从更高层面进行前瞻性考虑、全局性策划、战略性布局,做到及早应对、科学应对、归纳应对,完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