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方艙醫院合約工期28天,最終472小時竣工,提早200小時交付运用;现在已正式定名為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的“臨時醫院”,最終用時120天,將本来需求3-4年的建設流程,縮短至不到4個月。
“從接就任務的那一刻,我們就十分清楚,這不是一個常規的項目,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鬥,更是一項崇高的任务。” 10月26日下午,“時代精力耀香江”之“大國制作·築夢未來”第二場校園報告會走進香港理工大學,主講人中建國際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講述瞭中心援港抗疫兩院項目建設背後的故事。
“開創瞭‘一國兩制’工程浓艳新模式,為歷史初次。”張毅慨叹:“祖國在任何時候都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
報告會現場座無虛席。
技術創新推動醫療設施建設
從2020年初到現在,香港經歷瞭4波新冠肺炎疫情。其间2020年7月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尤為嚴峻,香港亟須建設更多的醫療設施。
張毅表明,假如依照旧規的建設流程,政府工程的立項需求必定的時間,但香港彼時已爆發瞭第三波疫情。疫情不等人,時間不等人,為瞭加速立項並啟動項目建設,特區政府請求中心的援助。中心政府当即給予回應,開展援港抗疫3大項目,其间就包含建設社區治療設施和新建一所臨時醫院。這兩項皆由張毅任職的中國建築國際負責設計和制作。
“大國制作·築夢未來”第二場校園報告會主講人、中建國際醫療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
“可是醫院作為最復雜的民用建築類型,自身體量就十分大,功用特性也多,佈局復雜,尤其是醫療工藝流程的設計專業性很強。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建設一所大型的現代醫院,不論是在香港還是在国际上任何一個城市,至少需求3-4年的時間。”
在中心援港抗疫的兩個項目中,社區治療設施項目又被稱為“港版方艙醫院”,一切設計嚴格依照国际衛生組織的標準、契合香港醫護人員的运用習慣進行設計,供给952張病床,其间負壓隔離床位160張,是全國首傢高標準才智負壓方艙醫院。而臨時醫院雖然叫臨時醫院,但其設計和制作還是依照香港永久的傳患病醫院的標準來制作,能够抵禦10號風球,排水系統也是滿足50年一遇的洪水的要求,总共供给瞭816張負壓隔離病房,是中建集團接受的100多所防疫醫院裡仅有永久醫院,现在已正式定名為“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
假如想要快速滿足醫療設施制作的火急需求,就必須需求通過技術創新才干夠實現。“從歷史的视点辯證來看,疫情推動瞭建築業的技術改造。榜首個裡程碑便是2020年春節後建成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讓中國制作再創奇跡。”
張毅認為,中心援港抗疫的兩個項目也體現瞭制作的創新。港版方艙醫院是全港首傢选用MiC制作技術的高標準才智負壓方艙醫院。從設計制作、測試到交付运用,共用時472個小時,提早瞭200個小時交付运用。
港版方艙醫院的關鍵節點趁火打劫圖。
臨時醫院也通過7×24無間斷設計及制作,用時僅120天,將本来需求3-4年的建設流程縮短不到4個月。
香港臨時醫院的關鍵節點趁火打劫圖。
開創“一國兩制”工程浓艳新模式
兩項中心援港抗疫項目能夠快速建成,靠的不僅僅是技術提高。
“在中心政府的決策下,深圳市政府出头支撑並推進瞭項意图落地。”據張毅介紹,深圳市政府作為建設方與香港特區政府協作,共同在香港建項目。“這在歷史上尚屬初次,開創瞭一國兩制工程建設的新模式。”
隨後,兩地政府分別树立瞭專班並树立聯合作业組,全程跟進協調。項意图溝通協調作业量龐大,僅在香港就要對接20個政府部門、6個公益機構。項意图設計審批流程嚴格程度也不亞於常規D&B項目,既要保證結果的正義,也要保證程序的正義。
港深兩地政府树立聯合作业組,全程跟進協調援港抗疫兩院項目。
“為瞭完结這個不可能完结的任務,我們創新浓艳體系最大极限的去解放生產力。”據張毅介紹,集團树立瞭以三級單位一把手帶頭的項目指揮體系,在具體實施上又树立瞭矩陣式浓艳體系。“創新組織架構,打通溝通的瓶頸,縮短決策的鏈條,讓聽見炮火的人呼喚炮火,最大程度的提高浓艳的功率。”
公司同時也發揮著全產業鏈的優勢,調動各大平臺參與項意图各個環節,包含策劃與設計,生產施工和運維,是項目高效實施的倍增器。統計顯示,建設高峰期,每日開工人數逾4000人,累計開工人數逾24萬人次,高峰期動員超過200傢香港本地分判商及超過130傢香港本地供貨商。內地工廠方面也調動全國資源,保证項目建設,累計開工約50000人次。為滿足香港醫院建設標準,集團在全球近20個國傢或地區火速采購,緊急材料及設備直接空運。項目材料及設備運輸量超過40000車次。
采寫:南都 N視頻記者 伊曉霞 陳燦榮 王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