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是夏日的第五个节气,尽管它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分,但此刻许多当地的人们,已能感受到高温的威力。
小暑是一个表明温度改变的节气。为了应对之后益发酷热的气候,民间有一些撒播已久的风俗,如考究“食新”;也有人家会趁着气候晴好,暴晒衣物、书本之类。
小暑的由来
按传统算法,小暑是干支历午月的完毕以及未月的开端。此刻太阳抵达黄经105°,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资料图:“小暑”到来,意味着一年当中最酷热时节的敞开,当日,扬州瘦西湖景区的荷花怒放。图为荷花鲜艳开放。孟德龙摄
关于这个节气的由来,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巨细,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有“酷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非常热。不过,小暑尽管不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分,但接下来的节气便是大暑,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节气是个时刻概念。”风俗学者王娟解说,小暑不是节日,风俗并没有特别杂乱,“这个节气之后,气候开端变得炽热。”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前后,除一些区域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于田间管理,也要特别注意防备旱、涝、风灾等。
怎么应对酷热气候?
面临小暑后酷热的气候,人们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
资料图:我国阴历小暑节气,北京前夜雷阵雨”加湿”,日间湿度加大,一些市民挑选在市区各大公园划船消夏。中新社发杨可佳摄
夏气候候热,古代尽管没有冰箱,但大户人家往往会提早存储一些冰块,夏天取出来运用。有些商家还会把杨梅、桃子等时令的生果切碎放在冰里,做成冷饮,很像现在的“冰粥”。
趁着小暑前后晴天比较多,气温也高,人们会抓紧时刻把书本或许良久不曾穿过的衣物拿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暴晒,既能祛除霉味,又能避免书本受潮生虫。
爱美的女孩,还会买茉莉花别在发髻上。有说法称,小暑之时茉莉花开,古时女子喜将连蒂的茉莉花簪成花球花带,戴在头上或别在衣襟上,幽香迷人。
饮食风俗知多少?
考虑到酷热的气候,人们在夏天往往会吃得比较清淡。
一些当地有小暑吃藕的风俗,藕中含有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等成效。日常日子中,可以把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对安神入眠有必定协助。
民间也保留着“食新”的风俗,即在小暑往后尝新米,人们用新收成的稻米煮饭,要祭祀先人和“五谷大神”,也会吃尝新酒。城市里一般买少数新米与老米同煮,再吃一些新上市的蔬菜等。
资料图:7月7日正值小暑节气,当晚,上海庄行伏羊节举办开锅典礼和“羊肉美食大展现”。图为伏羊开锅典礼。中新社发潘索菲摄
“鸭汤、冬瓜汤性凉,比较合适夏日食用。”王娟说,同理“小暑吃黍,大暑吃谷”,“用荷叶、薏米等资料煲成的避暑汤或粥,也可以恰当食用。”
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补养身体。有一种说法是,“羊”与”阳”谐音,夏日推陈出新比较快,阳气丢失较多,这样可以弥补阳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