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的张先生奉告记者,他母亲日前收到某银行告诉,其购买的两款理财产品将在到期前被提早停止。这两款产品的期限分别为1158天和1826天,本应于2021年和2023年到期,现在却被提早“强退”。
近来,理财商场的这一新动向引起了不少出资者的重视和疑问——理财“强退”合理吗?存量产品为何加快离场?
疑问一:未到期理财产品为何被“强退”?
据张先生介绍,理财产品是其母亲用养老钱购买的,看中的是两款产品5.6%和6.1%的预期收益率。客户经理仅在产品停止前三天进行了简略的电话告诉,没有过多解说。张先生表明不能了解。
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该银行,该行相关担任人表明:“提早停止未到期的理财产品,一是因为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我行推动执行理财事务运营整改。对部分不契合新规要求且难以整改的产品予以提早停止,也是该项作业的一部分。二是2019年11月以来,商场利率加快下行,新增出资品收益急剧下行连累理财出资组合体现。为保证客户收益水平,维护出资者利益,我行决议提早停止该批发行时预期成绩基准较高的产品。”
本年以来,商场利率确实存在下行趋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遍及下降。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现,本年7月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均匀收益率为3.78%,环比下降2个基点,同比下降35个基点,创近44个月新低。
据了解,张先生母亲购买的理财产品为资管新规发布前发行的“老产品”。与现在市面上的净值型“新产品”比较,这两款产品设定了“预期收益率”。而净值型“新产品”则摒弃保本保收益概念,多选用“单位净值”“成绩比较基准”等说法。
“现在商场流动性合理富余,资金本钱有所下降,财物收益率也在下行,银行理财产品动辄4%乃至5%的收益率已成‘过去式’。”国家金融与展开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明,在此基础上,一些“老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高,银行存在本钱倒挂的可能性,会对银行构成必定丢失。
疑问二:提早“强退”理财产品是否合理?是否契合法律法规?
前述银行担任人对记者表明,现在触及银行理财事务的法律法规对理财产品提早停止事项没有规则,理财产品是否能够提早停止以合同约好为准,也便是理财产品阐明书。
“本次触及提早停止的产品,其产品阐明书中均包括提早停止条款,详细条款内容为‘为维护客户利益,银行可依据商场改变状况提早停止本产品’。”该担任人表明,依据当时商场利率下行趋势,提早停止相关产品能够防止客户收益继续下滑,客户提早获取资金后可再出资获取收益,更有利于维护客户利益。
对此,新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明,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会设定提早停止的条件,假如触发相应条件,银行能够提早停止理财产品。但银行若采纳停止理财产品等办法,应对客户进行充沛奉告,争夺客户了解,并充沛保证客户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张先生母亲的遭受并非个例,但现在没有构成遍及现象。多家银行点担任人均表明现在还未呈现这一现象。
疑问三:存量“老产品”为何加快离场?
事实上,张先生母亲购买的这类“老产品”正在加快退出理财商场的舞台。2018年4月发布的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展开财物办理事务时不得许诺保本保收益。呈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垫资兑付。
普益标准研究员涂敏表明,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有助于破除刚性兑付对资金价格的搅扰,使资金价格正确反映商场供需状况和违约危险,对不同程度的危险合理辨认并定价,进步金融商场的资源配置功率。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正大力展开理财事务整改。但本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构成严峻冲击,部分企业生产运营困难增多,金融机构财物办理事务标准转型也面对较大压力。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多部分研究决议,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伸1年,即延伸至2021年年末。
董希淼表明,过渡期的延伸必定程度缓解了银行的压力。但我国资管商场规模巨大,部分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务类财物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财物确实存在必定整改难度,部分银行仍存在必定整改压力,需求更活跃推动整改作业。
疑问四:资管新规过渡期延伸后,还未到期的存续产品将何去何从?
人民银行有关担任人表明,延伸过渡期1年,更多期限较长的存量财物可天然到期,有助于防止存量财物会集处置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压力。
“咱们也在连续告诉购买‘老产品’的客户,主张他们转投契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防止临期转化让客户难以承受。”一家股份制银行点理理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