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成交量和持仓量均继续减少。成交量方面,单日成交518210张,较上一个交易日减少29874张,减幅为5.45%。其中,认购期权成交294847张,认沽期权成交223363张。期权成交量认沽认购比为0.76,上一交易日为0.80。持仓方面,期权持仓总量减少1.86%至1785901张。成交量/持仓量比值为29.02%。
波动率方面,3月平值认购标准合约“50ETF购3月2350”隐含波动率为6.42%;3月平值认沽标准合约“50ETF沽3月2350”隐含波动率为9.50%。
光大期货期权部张毅表示,50ETF反弹回升的可能性仍较大,投资者若对50ETF中短期看涨,且已在3月期权上构建牛市垂直价差(行权价可能为2.30和2.35的3月认购期权,也可能为2.35和2.40的3月认购期权),考虑到周三是3月期权到期日,建议投资者按原定的计划及时平仓离场。此外,目前50ETF期权的隐含波动率较低,注意观察3月期权到期后ETF期权市场总体流动性变化,结合50ETF中短期走势考虑下一阶段策略。
2016年,A股IPO持续升温,但依然未打破“再融资规模数倍于IPO”的多年惯例。数据显示,去年A股IPO募资总额为1496.08亿元,仅为再融资规模15899.16亿元的9.41%。 进入2017年,再融资新政出台后,当前再融资品种已发生重大变化,定增门槛提高致定增市场遇冷、可转债受投资者追捧。
去年四季度以来,公司债券市场遭遇强调控,年末“萝卜章”事件引发债市信用危机,而延续10年之久的再融资政策也在今年伊始出现调整,债券发行和再融资规模急速下滑。更为重要的是,IPO审核提速明显,监管部门意在“加速IPO去堰塞湖”,国内投行正式迎来了“IPO大年”。
“今年争夺IPO项目是史上最为激烈的,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把IPO作为投行业务主要抓手,投行内部进行转型。”北方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投行部董事总经理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根据监管政策的收与放,投行需要相应地调整公司战略和资源投放,公司今年从人员配置、内部考核、资源等各方面向IPO倾斜。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融资思路不断调整。券商去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总额创下历史新高,承销保荐(IPO、再融资、债券)、并购财务顾问、新三板推荐挂牌等细分投行业务也在发生重大改变。
投行业务之所以成为去年整个证券行业经营业绩“最大亮点”,归功于证券市场发行和融资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以债务融资规模增长最为明显。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2月底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共280家企业通过IPO审核,248家企业完成IPO,融资1630多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募资超过1.34万亿元;审核通过的并购重组261家;交易所债券市场稳健发展,去年净增加企业债券的筹资超过2.7万亿元;去年新三板融资超过1391亿元。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投资银行需要构建其核心竞争力。大多数券商现实而可行的选择,是以IPO为抓手,或依靠新三板的优势进行扩张等。
有投行人士认为,投行部行业分组已渐成打造专业能力的利器。越来越多的投行意识到,按照行业、产业链搭建人脉关系,比按地域或其他更加有效。要编制一张潜在并购标的非上市公司的巨大网络,设立行业组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公司今年吸引人才,扩大投行业务规模,将薪酬上调60%,目前薪酬水平在同行业中排名前二十。”北京一家国企背景的中型券商投行相关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