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医疗器械集采事件发酵以来4.30大博医疗股票预测,医疗器械高值耗材概念股便一直没缓过劲儿来,据悉,国家第四批药品集采已于2月3日在上海开标,而第二批医疗器械集采也预计在今年二季度开标。
每一次集采都会出现“灵魂砍价”案例,在第一批医疗器械集采中,冠脉支架产品由平均售价1万元+降到不到1000元,降价程度达90%以上,龙头企业乐普医疗、心脉医疗均未能幸免。
据公开信息,第二批耗材清单主要涉及心血管类和骨科耗材类。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今天就来看一下骨科龙头,大博医疗现在的境遇。
一、集采前夕4.30大博医疗股票预测:半年暴跌50%,机构疯狂离场
2月3日药品集采开标前后,大博医疗股价三天累计下跌约25%,创下了近一年来的最低价。实际上,每当集采消息出现时,部分医药概念股在二级市场里会有波动。此前冠脉支架降价超90%的消息出现后,乐普医疗盘中跳水,一度大跌超6%。
但值得关注的是,仅短短半年时间,大博医疗股价已经腰斩。大博医疗自去年6月30日创下119.78元历史高点后,股价便步入下跌通道,截至2021年2月4日,大博医疗最低跌至60元以下,跌幅超过50%。
与此同时,伴随着大博医疗股价走弱,机构疯狂离场。据统计,去年二季度有213只公募基金持有大博医疗股份,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4.57%,到了三季度,公募基金数量大幅减少至11只,持股比例占总股本比例为1.46%4.30大博医疗股票预测;去年8月份,深股通(外资)持股比例一度超14%,截至今日,深股通持股比例已不足0.5%。
机构大幅减仓是对大博医疗成长性有担忧,有市场观点认为,大博医疗本轮下跌主要是遭遇“逻辑杀”,即随着药品集采政策出台,大博医疗未来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素。
大博医疗还值得期待吗4.30大博医疗股票预测?
二、诟病已久?大博医疗存货为何备受质疑?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份,大博医疗就收到了深交所对公司年报中存货变动的问询,起因于2019年存货较期初增长了72.85%,占到公司资产总额的20.41%,存货周转率由上一年度的0.65次降至0.5次。
与同行业企业相比,大博医疗股票(002901)存货占总资产比例明显偏高。
截至2020年三季度,大博医疗的存货占总资产比已达到22.35%,到底有何问题?
经过分析大博医疗近两年的商业模式,我们发现大博医疗存货上涨与销售模式变动密切相关。
在2018年之前,包括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均以经销商销售模式为主,在这种模式下,生产企业向经销商进行买断式销售,经销商因此获得了更低的出厂价,而生产企业则在交货的时候便能获得收入,省去了“销售麻烦”。
但2018年之后,耗材两票制在多个省份进行试点,大博医疗开始实行配送模式,在这种销售模式下,大博医疗面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距离被瞬间拉近,在配送商向医院销售产品的同时向公司支付货款,因此使大博医疗产生了较大的货物积压以及回款压力。
大博医疗所在的省份福建省,是第一批开展高值耗材两票制试点的省份,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产品销售压力。
数据显示,近几年,大博医疗的利润增长速度明显慢于营业收入增速,这是“两票制”推行带给企业的阵痛。
三、集采预测4.30大博医疗股票预测:消化存货、净利润下滑在所难免
两票制是医疗器械的大趋势,和大博医疗一样,任何高值耗材企业也躲避不了,但在这严峻的时刻,大博医疗反而能迎难而上,大博医疗的收入增速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
数据显示,2016-2019年间,国产骨科耗材三龙头业绩均维持了较高速增长,其中,受两票制影响,大博医疗股票(002901)维持了更高的收入增长,而净利润也相对维持在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与此同时,医疗器械集采对生产企业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这其中,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最大的利好便是,推动医疗器械创新以及加速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
大博医疗龙头实力显著,未来面临着国产替代机遇。据统计,截至2018年,外资品牌仍然占据着我国骨科耗材市场重要市场份额,而我国骨科耗材龙头,威高骨科、大博医疗在市场中的份额不足5%。
在集采之后,我国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300多亿市场之下,大博医疗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显然,在时机成熟之前,集采中标将使大博医疗面临着消化存货,以及净利润下滑的境况。
集采对企业的影响已有前车之鉴,参考冠脉支架龙头乐普医疗,在去年集采之后,乐普医疗四季度业绩承压,据测算,2020年Q4净利润同比下滑204.6%,但从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来看,乐普医疗创新能力凸显,快速走出集采阴影。
四、总结
总的来看,当下,大博医疗面临着耗材“两票制”以及“集采”政策带来的严峻挑战,从近两年的调整来看,大博医疗对于了两票制影响逐渐消化,但近接着耗材集采也依旧不容乐观。
短期来看,大博医疗业绩下滑在所难免,大博医疗股价也有明显的反映,但长期来看,贝壳投研(ID:Beiketouyan)认为大博医疗或许还“有救”,你认为呢?(ty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