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继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相继推出320亿、500亿和800亿人民币次级债券发行计划后,6月22日,有消息人士称,工行也将于近期发行总额不超过380亿元的次级债券,以充实附属资本,提高资本资本充足率。
一位接近承销商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了上述传闻的存在。如此,2011年行至中盘,光四大国有银行推出的次级债发行计划就已达2000亿人民币。担忧已成现实,继2010年上市银行近4300亿元再融资潮之后,2011年银行再融资并未退潮之势。
然而,利空尚未出尽。6月22日,香港联交所公开信息显示,中国银行第二大股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于6月14日,场内以每股平均价3.95港元,减持中行1459.8万股H股,减持金额达5766万亿元。
这是继1月4日后,社保基金二度减仓中行,6个月内,其共减持中行8396.79万股,半年套现约3.5亿元,目前社保基金所持中行股份已降至11.99%。受此消息影响,6月21日,香港中资银行股跌声一片,中国银行当日跌幅0.57%;与A股上涨态势形成鲜明对照。
境外投资者对中资银行股的悲观情绪不无道理,进入7月后,中信银行260亿“A+H”配股、光大银行400亿H股IPO,广发银行“A+H”IPO 将轮番不断考验投资者的神经。
这并不是终结。正在面临次级债发行难题的国有大行,再次将目光投向香港资本市场,不过,这次对准的是方兴未艾的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
6月22日,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目前各家国有银行正在考虑去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包括次级债和短期债。某国有大行权威人士透露,不同于以往小规模、短期限人民币债券,此番,国有大行将尝试期限超过五年的次级债券,目标直指资本补充。
资本补充承压国有大行 酝酿赴港发人民币次级债
管理资产总值逾8500亿人民币的社保基金,一举一动都将牵动投资者的神经,两年时间,社保基金已多次减持中国银行,套现金额超过了30亿元港币。
早在今年1月14日,参加完中行H股配售仅仅一个月,社保基金就做出减持3000万股中行H股决定,以此套现1.25亿港币,此前在2010年上半年,社保基金也曾悄无声息地减持了6.76亿中行H股。套现27亿港币左右。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社保基金还在今年3月1日以平均价6.07港币/股抛售了工商银行4010万股H股。
与社保基金的神秘不同,更多的投资者正在看空中资银行股。据本报记者统计,今年1-5月,四大中资银行股H股卖空交易金额累计高达约911亿港元,其中,农行遭卖空数量最多,达14亿股。
以一家名为资本研究及管理公司(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为例,该公司隶属于美国资本集团,身兼工行和农行股东,在今年1季度曾两度减持农行1.4亿H股,套现5.7亿港币;而今年5月该公司也通过抛售4335万股工行,套现2.7亿港元。
更大的担忧,来自中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潜在的抛售行为。以农行为例,7月16日,该行上市一周年,将面临123.55亿股H股解禁。
而进入6月份以来,建行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BOA)也曾多次传出减持传闻。6月21日,市场再度传出美银正在考虑出售其持有的半数建行股权,以帮助自身在新资本协议实施前改善公司的资本状况。
截至2011年3月末,美国银行持有建行256亿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0.23%,价值约210亿美元,该部分股份将在今年8月29日到期。
一位接近建行的人士透露,近期市场有关美银减持传闻甚嚣尘上,可能源于“一些关注美国银行的投资者的担忧情绪”。受美国整体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以及巴塞尔协议新的资本监管要求,美国银行存在一定的资本压力。
“尽管融资压力并不见得有那么大,大家都在揣测,美银可以通过出售一部分资产来缓解资本压力。”上述人士透露,目前建行并未收到美银的减持通知。
或许评级公司的观点能部分代表境外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的担忧。6月22日,惠誉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朱夏莲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中国在2009年开始信贷扩张,预期在最坏的情况下,内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达到15%。正常情况下,内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会达到中单位数约5%。
3400亿银行股融资承压
无论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信贷还是表外融资业务的膨胀,对于投资者而言,中资银行现实的压力则是再融资压力。
除了前文统计到的四大行2000亿元次级债发行计划外,本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包括成都银行、上海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和徽商银行共5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总量也在250亿元左右。
如果加上年内即将完成或可能完成的中信银行260亿元A+H配股计划、光大银行400亿元H股IPO、广发银行150亿-200亿A+H IPO,以及此前民生银行此前公布的290亿融资计划,未来一到两年内,中国银行业融资规模至少在3405亿人民币左右。
22日,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发布公告称,其260亿“A+H”配股计划已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此前该行管理层曾表示,配股计划将争取在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
中信证券最新银行业报告,对中国银行业未来面临的几大风险做了如下提示:一是银监会继续推进逆周期监管,可能出台对于银行资本、拨备、业务规范的一系列指导意见,进而对于银行的盈利增长以及资本补充产生影响。
二是货币政策紧缩程度超过预期,比如大幅加息、增加量化紧缩规模等措施,则可能对于实体运行、银行实际经营以及市场流动性带来冲击;三是一旦出现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将会对资产质量乃至盈利增长带来挑战。
香港人民币次级债不是梦
一边是庞大的再融资压力,一边是有限的融资渠道。
某国有大行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各家银行竞相发行次级债,但次级债在银行间市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低,相较于2009年前,目前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次级债的成本已经有明显提高。
以中国银行为例,2009年中行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200亿元次级债券的议案,其中第一批和第二批次级债分别于2009年7月6日和2010年3月9日发行。
与前两批相比,今年5月份发行的320亿次级债,5.30%的票面利率已有不少提升。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很难做简单的比较,由于发债时机不同,与2009年相比,目前正在进入加息周期,发债成本升高在所难免。”
同时,按照2009年10月银监会公布的《关于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通知》,2009年7月1日起,商业银行之间互相持有的次级债务工具应从附属资本中扣除,这下子断了次级债商业银行之间互持的老路子,也让商业银行以往庞大的次级债发行计划难以为继。
“目前,有能力购买商业银行次级债的主要是保险机构,随着买家的减少,次级债发债成本上升在情理之中。”上述人士补充道。
内地资本市场的种种融资困境,促使商业银行不得不另觅新径,再次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香港市场。
某国有大行接近融资方案的人士透露,目前各家银行正在考虑去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包括次级债和短期债。不过,此番几大国有银行酝酿中的赴港发债计划,绝非前两年的小打小闹。“之前发债规模都比较小,而且期限比较短,做不了次级债,次级债一般期限不低于5年。”
事实上,国有金融机构赴香港发债已不是新闻,早在2007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就成为第一家获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内金融机构,当时香港28家开办了人民币业务的银行,人民币存款余额不足300亿元。
吸引中资银行的恰是香港相比内地低廉的发债成本和正在日益壮大的人民币债券市场。21日,摩根大通亚洲区投资银行副主席、中国首席执行官方方也公开呼吁内地企业赴港发行人民币公司债,利率“可比内地融资利率低2-3个百分点”。
不过,考虑到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3500多亿的有限容量,“大家都在向银监会争取,我想最终局面是大家都分一点,但去香港发债也不能解决全部的资本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