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47只次新股业绩增长超50%,从2017年报分行业的业绩情况来看,数据显示,业绩增长超过50%的次新股主要来自于医药生物、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次新股破发将会成为常态。建议广大投资者结合近期政策支持的行业,从近期次新股中挖掘业绩优良、具有高成长能力的个股,发现投资机会。
恒林股份破发比例最大
截至5月7日收盘,恒林股份、常青股份、金麒麟、上海环境、山东出版5家个股股价跌破了发行价,其中,恒林股份、常青股份、金麒麟3家公司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均出现“变脸”情形。
其中破发比例最大的是恒林股份,恒林股份发行价为56.88元/股,如今股价跌至45.48元/股,距发行价跌幅达20%。
同样上演业绩变脸的还有去年4月上市的金麒麟,金麒麟去年同比净利下降16%,今年一季度更是暴跌94%。
另外,于2017年3月24日上市的常青股份,2017年实现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下降14.24%。常青股份的首发价格为16.32元/股,截至昨日收盘,常青股份报收15.63元/股,股价破发。
汇兑损失和成本上升是业绩变脸主因
数据显示,在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上市的首发企业共计438家,其中,有124家企业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出现了业绩“变脸”,占比达28%。
其中,迪生力和高斯贝尔两只个股业绩下滑比例超7成。成为次新股去年的“变脸王”。
对于业绩变脸的原因,迪生力表示系2017年度美元大幅贬值造成的汇兑损失及美国税改法案导致公司201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高斯贝尔则表示,业绩变脸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缓慢增长、汇率不稳定、关键原材料成本上涨。
另外,实现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在40%-50%的有5家公司,分别为德新交运、欣天科技、隆盛科技、美诺华以及上海天洋。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后发现,原材料成本上升,汇兑损失等成为次新股业绩变脸的主要原因。
次新股破发或将成为常态
华创证券策略组分析师张峻晓表示,随着次新股发行数量的增加,股票之间的业绩分化成为必然趋势,“逢新必炒”逻辑失去市场,次新股投资需要更加关注基本面逻辑。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概念稀缺、增长确定性强且有业绩支持的次新股将成为投资热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股上市次日开板或破发将会成为常态。建议广大投资者结合近期政策支持的行业,从近期次新股中挖掘业绩优良、具有高成长能力的个股,列入股票池进行观察,从中发现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