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上周A股市场震荡下跌,深市下跌明显,机构资金整体净流出8.89亿元,其中沪市机构资金净流出8.03亿元,深市机构资金净流出0.86亿元。
对于经济基本面或市场前景预期,当前分析论和方法论却依然停留于流动性不足时期的思考,简单化、舆论化的调侃导致判断与决策的失误和不对症凸显。
流动性不足时期论证基点在于需求和供给关系为主的要素,流动性过剩时期论证基点在于投资与投机为主的特征。
对形势的误判、对焦点的错判以及对市场的错觉已十分严重地干扰价格涨跌规律与节奏,不仅不利于风险控制,反而使风险控制逐渐失去主见和方略分寸把握。
价格简单化、短期化突出,政策恐慌性、局限性明显,战略规划性不足、市场预见性失控。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状况的生成原因在于心理不稳定、方向不确定以及政策不明朗,进而心理预期和实际操作的结果刺激价格起伏落差扩大,愈加不利于理性判断和合理把握。其中,流动性过剩是关键原因,其所带来的思考方法与思维模式有差异,并直接影响政策效果和价格走势。
流动性过剩新局面改变市场基础要素,严重干扰理论思维判断。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4年所谓金融危机的概念和过程,不难发现市场规律和经验的理论原理和基础期间发生了巨大变化,截然不同于传统时期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状态与结果,完全不同于任何一场危机的过程与流程。然而市场并没有用心去发现这种变化,只是简单按照传统的概念和感觉去接受和议论金融危机的形势。
金融市场十分突出的特色就在于恐慌心理不断扩散和被绑架,金融危机原本的定律心态引起市场的错觉和错乱。目前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未消除,但对当前独特的金融危机模式需要有重新的定义和判断,不能仅仅罗列简单的表象和反复议论。其实这场金融危机独特之处在于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美元霸权全面回归的趋势以及美元汇率制度主导的格局。由此,我们会发现宏观经济环境与理论转变伴随流动性过剩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们思维方式的落脚点已找不到对策的论据和政策支撑。面对这种全新的局面,我们对市场的观察和研究需要对症,不是简单的结论炒作或价格预期,甚至是很极端的对策,最终结果适得其反。当代市场在流动性过剩形势下,投资者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进而直接拉动价格高涨引发通胀基础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增加货币数量,也不能把人们手中的货币转换为实际需要,只是一种投机期待和预期。因此,靠增加货币供应量不再能影响利率或收入,货币政策对经济不再有明显作用。
面对流动性过剩的新时代,无论对经济基本面或市场前景预期,当前的分析论和方法论依然停留在流动性不足时期的思考,市场分析与研究问题的基础要素依然停留在流动性不足时期的思维和方法,简单化、舆论化的调侃导致判断与决策失误和不对症凸显,使得未来与结果难以兑现和发现。对形势的误判、对焦点的错判以及对市场的错觉已十分严重干扰价格涨跌规律与节奏,不仅不利于风险控制,反之使风险控制逐渐失去主见和方略分寸把握。道琼斯报道认为,过去几个月来,铜价和油价双双大幅下跌,从3月初至今分别下跌30%和15%左右,这是反映当前全球经济问题严重程度的一个令人不安的征兆。石油价格触及新低,大宗商品价格已开始回落,被视为整个大宗商品市场领先指标的铜价也发生逆转,暗示市场上的风险敞口正在扩大,流动性过剩的结果凸显。流动性基本点的判断使得市场价格基础要素变化诡异,而面对这一局面的思维方式又极其简单,进而市场特殊时代的新变化是市场波动的基础原因。
流动性过剩作用扭曲市场预期心理,刺激市场结构转变。流动性过剩特征的新发现在于市场结构性转变与调整。首先是黄金结构性和政策性调整突出,黄金市场基础因素转变。笔者观察上世纪90年代黄金市场是集中需求为主的市场结构,由于人们的财富富裕程度并不高,战争、战乱因素突起,黄金单纯避险功能直接牵制黄金价格的高涨。国际金价疲弱于每盎司250美元上下,金价水平的走向主要取决于需求因素。然而,2000年以来,一方面是黄金市场自然技术周期的必然趋势,10年疲软转入10年牛市;另一方面则是黄金市场基础要素发生巨变,直接推动金价高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货币竞争格局的呈现,刺激黄金价格的战略定位提升,尤其是伴随金融危机的概念,黄金双重属性的战略意义和筹码定位巨变,引起高度关注与重视。同时伴随金融危机和货币战争的喧嚣,国际黄金地位判断争论中的央行政策性转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各国央行一改过去卖出黄金的对策,积极转为买入黄金的周期阶段。其次是国际石油市场也在变化与调整。尤其是异地市场价格倒挂严重,但却潜藏战略规划和意图。其中最大的焦点在于伦敦国际石油价格严重高于纽约石油价格。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现象,但背后的长远意义和内涵耐人寻味,关键点就是货币竞争。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市场汇率实际状况是,欧洲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欧元汇率却始终稳定超出自己实际基础的水平,难现贬值、扩大升值。
面对极其独特的经济时代和周期,舆论的评价要对症经济现实和基础变量,并不能用惯性思维和传统概念面对舆论引导甚至误导,这样的判断不仅不利于发展需要,反而会延误发展需求和战略机遇。一直以来金融市场关注过于短期化,进而事件和事态对应的策略脱离实际状况的本质与实质。尤其是在美元霸权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中,市场评价的角度与关注的层面完全处于局限的传统思维,并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战略和对策。市场最新调查显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空头押注升至两年来最高,而印尼卢比的空头持仓规模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有调查数据显示,印尼卢比是今年表现第二差的新兴亚洲货币,其兑美元跌幅达4.2%,表现最差时印度卢比兑美元大跌7.0%左右,印尼卢比疲弱,是因其国内美元流动性紧张,尽管央行出手干预,但效果较差。流动性的特殊时期,外汇市场结构和组合发生重大调整,尤其是新兴市场货币要素变化快速。市场对9种新兴亚币当前市场仓位状况的看法,都高度体现流动性时期的特性与变数。美国正加紧对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亚洲货币的竞争,并已达到抑制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目的和信心的稳定。
流动性过剩主旨在于打乱周期和规律,错乱政策对策超常规膨胀失控。流动性过剩新周期的出现,并不单纯、简单,长远规划至今的结果具有战略意图。
其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关键,也是祸源所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全球具有很大的主导和影响,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否是一个重要前提。2004年~2006年全球流动过剩的出现,美联储就是祸首。2007年次贷危机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所为,导致房价与利率倒挂引爆金融危机。然而,金融市场并未在意和重视美联储政策初衷,只是追随政策数量和模式,完全忘记了政策的后果与结果,不仅犯了严重的路线错误,更犯了严重的判断错误。如何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特殊性和特权性至关重要。解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包括解读美国经济走向,首先必须找到问题观察的立足点,即站在美国因素的角度考量问题,得出的结论才是符合事实和真实的论据。而如果脱离美国经济基础要素,以我们感觉的周期和时代状态面对美国经济的讨论,将严重错位。尤其是在当今美国因素极其强大甚至霸权的时代,不能准确判断美国因素,包括美元价格、美股价值以及商品价格和资产价值都将严重错乱判断基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的正是打破这种正常规律和定律的状态,以极其复杂和极端干扰正常工具和技术的发挥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