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与江北新区联合印发《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工作指引(暂行)》。
11月9日,南京首批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落地。江北产投联合大钲资本发起设立的“南京江北新区大钲二期创业投资基金”位列首批两家QFLP基金名单,从准备会商材料,到对接协调相关部门,再到基金QFLP份额获批并成立,仅仅不到3个月。
QFLP是什么南京基金?为什么设立QFLP基金?首批该项基金对新区乃至全市有何意义?
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即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通过资格审批和其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PE(私募股权投资)以及VC(风险投资)市场。
首批QFLP的落地,标志着南京打通了外商投资的新渠道,将进一步提升南京市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参与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南京市创新名城建设。据了解,南京江北新区大钲二期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30亿元,主要投资方向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企业服务及消费等领域。
金融是支持产业发展的重要要素,江北产投作为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建设者之一,成立以来累计设立34只产业基金,基金总规模超300亿元,引进43家总部企业落地江北新区。
基金设立、产业集聚的背后,折射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资本正不断向新区涌来,金融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丰富多样,产业集聚越来越显著。
视线拉回2017年,彼时新区体制机制调整,在各界的期盼中,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成立,在多方共同协助努力下,肩负起年轻的新区产业发展这一重任。
三年多后的今天,一组数据展现在大家面前南京基金:江北产投获得双AAA评级,资产规模达1209亿元,净资产344亿元,分别较2017年底增加502亿元、102亿元,成为国家发改委认定的优质企业,位列全国城投平台30强。
敢闯敢干、勇于创新,江北产投在发展,也更是新区在茁壮成长。
围绕新区定位 做强产业投资
“两城一中心”是江北新区大力发展的产业格局,这其中“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并肩而行,与新金融中心发展相辅相成。金融资本是“两城”产业腾飞的托举者、奠基者南京基金;“两城”产业的发展又为新区打造新金融集聚区提供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原先的智能网联产品交付量产之后,一系列的新产品研发将紧随其后,江北新区是落地的最佳选择。”企业总部落户新区后,四维智联的CEO蒋晟表达了选择新区的初衷,“江北新区的企业服务意识和江北产投的资源嫁接作用,至关重要。”
四维智联是车联网的头部企业,也是一家中国潜在独角兽,围绕车联网上下游产业链,中寰卫星、麦哲科技、中天安驰、博泰电子......相继入住新区,这仅是江北产投的部分投资企业,是新区产业棋盘中的一个缩影。
这个缩影最终的目标是打造全产业链的“生态圈”,打通上下游协同发展壁垒,真正为企业深层发展助力。
“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聚—产业基地”,在新区,诸如江北产投这样的肩负社会责任的投资机构,与顶层设计相互配合,全流程实践产业投资新模式。
在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潜在独角兽榜单上,江北产投投资的芯驰科技、芯华章、集萃药康等8家企业入选。江北产投与中金资本、鼎晖资本、大钲资本、博华资本等15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累计投资项目115个,同期项目落地率超60%。投资4.32亿,支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研究院、江苏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区新研机构发展......
看,以资本为支点,新区已经融筑出属于自己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立足产业载体 做好产城融合
今年7月,南京市建委发布首批9个BIM(建筑信息模型)示范项目名单,新区项目赫然在榜,其中,江北产投的现代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建设规模位居榜首,总建筑面积达33.6万平方米。
这是江苏省首批运用设计、施工和智能审查全过程管理的BIM示范项目。“从江北新区产业发展格局的整体考虑,推动产城融合,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主城,是江北产投必须做的事。”江北产投董事长兼总经理高亮说,“只不过,江北产投集团要承担的角色不是一个代建者,而是一个开发者。”
投资载体建设,赋能产业发展。
提及新区产业载体,北有智能制造产业园,中有生物医药谷,南有产业技术研创园,这些核心产业园区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强有力的建设力量,江北产投。据悉,截至目前江北产投已建成产业及配套服务载体近300万平方米。
33.6万平方米的现代产业创新中心,未来将成为生命健康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的科研载体南京基金;
26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北联天地,将包含五星级酒店、会议中心、公寓及商业配套;
15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北联永康、北联永泰,将打造集街区商业、连锁酒店、品质办公等业态于一体的产业邻里;
14万平方米的中国气象谷,将依托江北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
6万多平方米的南苑邻里服务中心已经封顶,顺着江北大道一直往六合方向,从顶山到泰山,再到沿江,未来将陆续建成至少5个社区邻里服务中心......
从产业载体到配套服务,江北新区的硬件实力跃步发展,产城融合效应持续迸发。
跬步千里,宜居宜业新主城正从一砖一瓦中垒就。
深化国企改革 完善企业管理
国有企业改革事关发展全局,江北新区一直以来不断深化改革力度,阶段性成果明显。在诸多推动改革的力量中,江北产投立足自身特点,在难点痛点面前坚决破除障碍。
江北产投积极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通过整合划转、挂牌转让、清算注销等手段,陆续完成苏微软件、恒埔伟业、华睿川等20家企业股权转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对现有42家控股、参股企业,建立“直管企业、托管企业和参股企业”分类管理体制,形成“1+6+15”管控模式,进一步聚焦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
2017年11月,高亮到任,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围绕“江北新区产业投资与发展主体”定位,完善企业管理、将江北产投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地为新区产业发展铺路?
破题路径最终定位于施行“一个中心、二元发展、双轮驱动、三大业务”战略规划,产业项目投资、产业载体建设、产业综合服务,三大业务相互支撑。
怎样完善内控制度体系?这是另一个值得深思的方向。
针对此,2020年底,江北产投坚持党建引领,将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出台《产投集团重大事项决策清单》,共梳理了82项重大事项,其中由党组织决定的24项,党组织前置审查的58项,切实发挥了“把方向、保落实、管大局”的作用。围绕“根本管理制度、基本管理制度、具体管理制度”三层制度架构,还制订出台25项制度,形成了内控规章体系,明确党组织、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起现代企业制度。
“十四五”期间,江北产投将力争实现“投资优质项目超200个,建设载体达1000万平方米,主营收入达100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0%”的战略目标。通过业务板块的协同运作、滚动增值,江北产投将成长为江苏省和长三角区域具有标杆引领作用的产业投资运营商。
守土有责,新的征程开启,江北产投已经撸起袖子,将为新区产业发展、新主城建设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