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于炒作概念股涨停板同义词,是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这个特色是好是坏?要两分来说。
孙勇
概念与题材涨停板同义词,原本是两个很普通的词,一旦与商业沾上了边,就似乎被神奇地赋了能,内涵与味道也随之变得不一般起来。
以“概念”为例:在商业领域,“概念”这个词,通常是作为后缀出现的,比如“海景房概念”、“学位房概念”、“双十一概念”等,这些带了概念后缀的偏正式词组,无论是以口语还是书面语的方式运用,都显得简洁、给力、漂亮、有范儿。考证起来,发明它们的,并非作家或语言学家,而是一众深谙商道与人心的市场营销高手。
以股市为核心构件的资本市场,是商业领域的高端层次。大家都说,资本市场是好公司、好产品的孵化器,具有巨大的财富效应和创造魔力。概念与题材一旦进入股市,它们的潜能就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发掘,从而具备了很多难以言说的魔性,既魅人又惑人。
“奥运概念股”、“阿里概念股”、“P2P概念股”、“华为概念股”、“雄安概念股”、“新基建概念股”、“疫苗概念股”、“西部大开发概念股”……如果你是一个资深股民,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概念股,一定不会陌生,说不定,你还亲自炒了某只或某几只概念股呢。
写到这里,有必要对“概念股”下一个定义。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对于概念股,有多种定义,不妨择其一二。
定义一:概念股通常是指在市场才出现新的政策或科技突破变更时,能够与它搭上边的个股。
定义二: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是与业绩股相对而言的。业绩股需要有良好的业绩支撑,而概念股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比如资产重组支撑价格。
这两个定义中,第二个要严谨、周全一些。何为“某种特别内涵”,有点费思量,而玄妙恰恰就在这里。大致总结一下,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重大事件、重大趋势、著名人物、著名公司等,都可以成为“某种特别内涵”,从而让概念股有灵魂可以附体。
题材股,其实是概念股的具体呈现方式,也可以归入概念股的范畴。两者的细微差别在于:虽然都是以某个题材为依托,但是概念股通常用来指称相关题材在规划或想象中的股票,而题材股通常用来指称相关题材进入具体操作流程的股票。当然,也可以忽略这种细微差别,将两者看作同义词,怎么方便、怎么习惯怎么用。
概念,有提炼、归纳和醒目的作用;好的概念,具备认识和发现的功能,有仙人指路或画龙点睛之效。好的概念和好的公司股票相结合,会给有缘的投资者带来高回报,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多年前,某券商分析师发掘出的“苹果产业链概念股”,就让很多机构和股民赚得盆满钵满。
概念,也可以当成噱头用,甚至可以当成骗术的马甲用。这样的概念,经过居心不良的包装,与坏公司的股票嫁接后,就会变成爆雷之前的糖衣炮弹或用鲜花掩护的陷阱。这样的概念股实在太多了,比如风靡一时的“P2P概念股”、伪“高科技概念股”、伪“优质资产并购概念股”等,它们留下的斑斑劣迹,罄竹难书。
有的概念股,是强行挂钩,不伦不类,纯属恶搞。比如,当年大洋彼岸美国大选,奥巴马连任总统,消息传出当天,此岸A股居然弄出一个“奥巴马概念股”——澳柯玛,炒作资金一度将澳柯玛送上涨停板;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涉强奸案入狱,宣判之日,所谓的“天一概念股”——天一科技跌停。凡此种种,令人不齿。
有的概念股,是三分有理七分荒诞。比如,围绕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出狱的传言或事实,有人炮制出一批“黄光裕出狱概念股”,大肆炒作,几番暴涨暴跌之后,肥了一小撮人的同时割了一大把韭菜。这种概念股即便不是无中生有,也略带荒唐,无益于建设健康的股市生态。
概念之魅与题材之惑,是一个生生不息的长久话题,也是一个难以退场的客观存在。对待它们的可靠方式,是让自己的脑袋里多些理性,让自己的眼光多些慧质,此外,可能还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