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假期美股重挫 A股能否逆行
今日可申购新股:葫芦娃、四会富仕、锦盛新材。今日可申购可转债:本钢转债、瑞达转债...
盯盘:惠威科技等4股秒停惠兴资本科技打造数字化平台华为将在英国建立光电子基地 光电子概念股有哪些?中国商飞ARJ21客机交付三大航空 国产飞机概念股有哪些?苹果发明超薄触摸显示技术 苹果概念股有哪些?6月30日 13股盘前利好公告速递今年来,杠杆率高企、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将中国债券市场推到风口浪尖。在A股IPO重启以及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走强等重磅消息影响下,有观点认为,债券牛市或已走到尽头,而其中蕴藏的风险也将随经济承压加大而逐渐暴露。
对此,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债市的表现相对滞后,出现债务违约代表着一个逐渐市场化的过程,只要宏观经济能够保持稳定,个别的债务违约应视为正常现象。
国内首例超短融违约
11月11日,山水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得出结论,本集团将无法于11月12日或该日之前取得足够资金以偿付境内债务。因此可以肯定本集团将于2015年11月12日就境内债务发生违约。”
同时,该集团董事会已向法院提交清盘申请,并申请委任临时清算人。山水集团于2008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系中国首家在香港红筹股上市的水泥企业,由于公众持股量低于监管要求以及发生股权纠纷,该股自今年4月中旬起停牌至今。
一周前(11月5日),山水集团曾发布公告向市场宣布其具有“债务偿付的不确定性”。
在公告中,山水集团表示,该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山东山水在中国境内发行了约20亿元人民币的超短期融资券(“15山水SCP001”),由于该公司当前的现金状况以及面临的集资困难,对于能否如期偿付债务存在不确定性。
所谓超短期融资券(下称“超短融”)是指一种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期限在270天以内的债务融资工具。彭博数据显示,目前存量未到期的超短融余额达1.39万亿元人民币。
据报道,截至目前,山东山水国内存续债券共6只,累计余额71亿元。除上述20亿超短融外,还包括8亿元超短融“15山水SCP002”,40亿元中期票据“13山水MTN1”、“14山水MTN1”和“14山水MTN2”,以及3亿元定向债务工具“14山水PPN001”,以上债券将于未来两年陆续到期,其中26亿元的超短融和中期票据,需在明年一季度兑付。
此外,山水水泥还有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将于2020年到期。根据相关规定,如境内主体超短融违约,境外债券也必须提前赎回。
而根据该公司三季报数据,截至9月末,山东山水总资产335.09亿元,净利润亏损6.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7.89%,比2014年底上升2.5个百分点。账面可用的货币资金仅6.99亿元,自身偿债能力已告急。
在昨日发布的公告中,山水集团也表示了对于后续违约的可能性:“董事会亦想提示提交清盘呈请将会构成2020年票据下的违约事件并导致2020年票据的加速还款。”
11月10日,中诚信国际在中国货币网发布公告称,下调山东山水的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至BB-,并将山东山水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债市警钟敲响
今年来,债市的火爆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选择,而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债务违约日渐“常态化”。据统计,今年中国境内公开发行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至少已达6起。
业内人士分析称,相比此前经营遭遇困境、现金枯竭的上海超日太阳(14.89, 0.00,0.00%)能、保定天威等违约企业,山水集团的财务状况尚可,违约主要因为公司管理层逼迫股东解决争端所致。这也是民营企业因实际控制人风险引发信用风险的最新案例。此前南京雨润食品一度因公司董事祝义才被监视居住,险些导致其中期票据违约。
招商证券(23.60, 0.00, 0.00%)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孙彬彬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山水集团此次违约主要是因为股东之间的争斗,财务状况没有什么大问题,投资者损失率不会很高。
但孙彬彬认为,无论是触发交易违约,还是因清盘导致香港票据加速还款,山水集团未来均将面临较大的境外资本支出,对境内子公司山东山水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减弱,对山东山水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或加重。
彭博行业研究亚太区水泥及煤炭公司分析师梁颖璋(MichelleLeung)昨日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山东山水的违约具有一定代表性,而该案例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应该得到市场重视。
“山东山水可能需要进行债务重组或者通过发行新股来避免破产。此前的超日太阳和华通路桥也曾面临同样的问题并设法偿还投资者。目前来看,地方银行似乎不愿意为股东混战和境况不佳的水泥市场提供支持。”
山水集团在此前的公告中也曾表示,由于集团经营业务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速放缓,水泥市场需求下滑,加上产能过剩,中国水泥市场竞争持续激烈,遂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
尽管正如宋宇对本报记者所说,债务违约在日益市场化的进程中应被视为正常现象,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曾强调有序打破刚性兑付的重要性,但每当出现如山水集团这样的违约事件,总会让市场感到揪心。
瑞银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近日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报告中,将“债务-通缩”陷阱看作是中国未来面临的最大宏观风险。
掉入“陷阱”意味着,企业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随着价格下跌而收缩,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现金流越来越难以覆盖利息支出,因而不得不依靠举新债偿还旧债的利息,维系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企业投资和信贷需求疲弱,杠杆率还将继续攀升,进一步加剧已经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了应对财务压力,企业将削减投资和生产计划,从而进一步拖累实体经济,导致恶性循环。在此背景下,银行资产质量将继续恶化,不良贷款率将从目前的1.5%进一步攀升,更多信用风险事件,如延期还债或债务违约,将会陆续浮现。
而为避免经济陷入“债务-通缩”陷阱、防范金融风险,汪涛建议需要采取包括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加快清理过剩产能、无效企业和坏账,加大支撑内需的政策力度,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等一揽子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