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操中,对于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且定位相似、重仓股雷同的主动管理权益基金,小编倾向于选择规模在5-50亿之间的那只来进行投资。如果是比较不同基金经理的产品,应该回归业绩和指标本身进行分析,毕竟这才是核心的问题。”
相信不少基民都听人说过,基金的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好。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相信大家更为关心的是:基金的规模到底对业绩有什么影响呢?究竟多大规模的基金更适合投资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主动管理基金和被动管理的指数基金来说,情况还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先说主动管理基金~
接着看,挖掘基带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 基金规模太大会怎么样?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基金管理规模大,不就正好说明基金受欢迎吗?基金能获得基民的认可,肯定也是因为历史业绩好呀,这中间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首先,规模大的基金通常难以重仓中小盘股票,如果市场风格偏向中小盘,便更不容易做出超额收益。
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今年以来市场主要宽基指数的涨跌情况:
(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1.1.4-2021.12.8)
年初至今,上证指数累计上涨4.7%,大盘表现尚可。但是代表大盘风格的上证50和沪深300虽然近期快速反弹,仍然分别下跌9.2%和4.1%,经历了明显的低迷。与此同时,代表中盘风格的中证500和代表小盘风格的中证1000分别上涨14.7%和19.2%。因此,今年想要做出超额收益,可能的确需要多在中小盘股票中进行挖掘。
但这对规模大的基金来说就不那么容易了。基金规模越大,就越难以重仓中小市值的股票,主要是因为公募基金的投资行为会受到“双十规定”和“5%举牌线”的限制。
“双十规定”要求,一只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一个基金公司旗下所有基金持同一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总市值的10%。此外,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证券法》规定,如果投资者及一致行动人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比例超过5%,需要发布公告提示,这在业内被称为“举牌”。
因此在实操中,一只基金持有单一股票的市值一般不会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10%,同时不会超过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5%;同一基金公司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一般不会超过10%。
这会导致什么情况呢?我们算一算便知。
假设:基金A目前规模300亿元,中盘股B目前市值200亿元
如果A基金的基金经理非常看好B股票,肯定会想把仓位尽量打满,在暂不考虑同公司其他基金的情况下,最多能拿出基金规模的10%来进行配置。但为了避免触及举牌线,最多能买入B股票的市值就是10亿元(200*5%=10亿)。这10亿元占300亿规模的仓位仅有3.3%,距离10%的仓位差距明显。即便基金经理眼光精准,B股票在接下来股价翻了一倍,但因为仓位较小,相较于基金的整体规模,这部分收益也会被明显摊薄,对基金净值的提升便没有那么显著了。
由此可见,在偏向中小盘的市场风格之下,规模较大的主动管理基金想要实现更好的业绩,可能的确需要耗费更多的心思。
其次,规模大的基金可能会出现“船大难掉头”的现象,调仓换股耗时较长。
规模大的基金,持有重仓股的市值也会相应较大,如果需要进行调仓,可能会由于股票本身的流动性所限,较难在短期内完成交易,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尤其对于中小盘股票,如果调仓过快可能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大幅提升交易成本。
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比如说想大规模建仓时,可能没有足够多的卖单以理想的价格卖给你,只能被动提高买入价格;想批量卖出时,又因为没有足够的买家接招,不得不挂出更低的报价来促进成交,而且大单卖出可能会将分时图砸出一个大坑,反而可能会引发股价的加速下跌。这样一来,便可能损害投资收益率。
因此,规模越大的基金,调仓换股的耗时往往就越长,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灵活。华安证券对此进行了测算,对于同样一只换手率较高的中盘股(市值300亿),在顾及对市场流动性冲击的情况下,规模为1亿元的基金只需要0.1天就可以完成调仓,而规模500亿的基金需要耗费41.7天,时长相差了400多倍。
(来源:Wind,华安证券。注:流动性较好的股票按日均换手率2%统计,假设 5%的个股仓位,假设某只基金单日买卖占个股日均成交额的10%,测算出基金在个股上的平均调仓天数)
基金规模越大,持仓股票的市值越小、流动性越差,调仓的难度就越大。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规模较大的基金通常会较为青睐大盘股,并且换手率一般相对较低、择股思路倾向于中长期持有。
2
// 基金规模太小会怎么样?
那么如果基金的规模太小,又会引发什么问题呢?
首先,规模小的基金可能会因为固定费用占比较大,影响收益率。
无论规模大还是小,基金需要缴纳的部分费用是相对固定的,比如说审计费用(一般在10万元左右)和信息披露费用(一般在12万左右)等。对于规模较大的基金来说,因为分母足够大,这部分费用的占比只能算“九牛一毛”;但对规模小的基金而言,固定费用的扣除对收益率的拖累可能就比较明显了。
其次,规模小的基金更容易受到大额申赎的影响,可能导致业绩不稳定。
举个例子,某大户投资者分别持有股票型基金A和B各2000万, A基金规模100亿,B基金规模2亿,假设此时该投资者需要全部赎回。为了应对类似的流动性需求,基金一般会保留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5%的现金或者政府债券,所以对A基金来说,持有的容易变现的资产至少有5亿元,赎回2000万的影响并不算大。但对于B基金而言,要应对如此大额的赎回(占基金规模的10%),只有被迫卖掉持仓的股票,这样一来便会对投资决策造成负面影响,不仅违背了投资的初衷,还会使得业绩表现不稳定。
此外,规模小的基金存在被清盘的风险。
按照法规要求,开放式基金触发清盘条件需要达到以下情形:连续60天,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基金持有人数量不足200人。因此,如果基金规模小,就更容易遭遇清盘。
但基金的清盘并不意味着“血本无归”,这和大家生活中遇到的情形不同。比如说某家小健身房倒闭,储值会员卡便可能“打水漂”,但基民账户上的资产都好好的保管在托管人那里,与基金管理人严格分开,清盘是把基金资产全部进行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只是相当于强制赎回。但是,如果在持有股票浮亏状态下发生清盘,就等于被迫将浮亏转化为了实亏,而且一旦进入清盘流程,不仅需要等待基金管理人将资产变现,还需要承担从基金资产中扣除的清算费用,对基民来说还是有一定成本的。好在正式清盘之前,基金会发出公告提示,选择及时赎回或者转换即可。
通常来看,2亿元是偏股型基金成立的底线,如果基民想减少被清盘的“麻烦”,可以尽量避免投资规模低于2亿元的迷你基金。不过,倒也无需对迷你基金避之不及,在今年这样热点轮动较快、风格偏中小盘成长的市场环境下,优秀的迷你基金反而更容易“逆袭”。接下来要提到的案例就是其中的代表。
3
// 应该选择多大规模的基金?
华安证券认为,基金业绩与规模会呈现抛物线型的关系,基金规模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影响基金业绩。综合考量发现,对于公募主动管理权益基金而言,管理起来较为舒适的规模大约是30~40亿元。
小编认为,规模固然会对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主动管理基金的主要收益来源是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这才是关键的变量。规模30亿的“平庸”基金经理,并不见得能比规模300亿的“优秀”基金经理为基民创造更多的回报,而且规模经常是基金经理历史业绩表现的证明,因此无需刻意回避规模较大的基金。
对于此类基金,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在基金规模增长过程中业绩的稳定性,来判断基金经理对规模的把控能力。
案例分析
下图某基金在今年经历了规模的暴增。6月末的规模相较3月末大涨806%,9月末的规模相较6月末再增839%,直接从规模仅0.85亿的迷你基金变成了73亿的热门基金。
(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在基金规模小的时候,由于操作相对灵活,基金经理或许可以利用较好的择时能力获取超额收益。随着基金规模的大增,不仅是新流入资金建仓的压力在增加,投资的思路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那么基金经理的把控能力如何呢?我们不妨找到该基金2季度和3季度的定期报告一探究竟:
某基金2021年2季度定期报告节选
某基金2021年3季度定期报告节选
(来源:基金定期报告,以上不构成基金推荐)
由此可知,在规模暴增的同时,该基金在二季度和三季度仍然延续了良好的业绩表现,展现了充分的应对实力,类似的基金反而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因此,在实操中,对于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且定位相似、重仓股雷同的主动管理权益基金,小编会倾向于选择规模在5-50亿之间的那只来进行投资。
如果是比较不同基金经理的产品,小编还是会回归业绩和指标本身进行分析,毕竟这才是核心的问题。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纯干货!手把手教你如何看指标选基金》
今天先说主动管理基金,对于指数基金来说,规模带来的影响就是另一套截然不同的分析思路了。关注挖掘基,我们下次接着聊~
本文参考:华安证券《公募权益基金的舒适管理规模是多少?》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